重庆基层立法联系点推进解决“急难愁盼”

  中评社北京6月8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携带笔记本,身穿印有“立法联系点”字样的蓝色马甲,重庆市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居民周耿和妻子黄雪莉最近忙碌穿梭于街巷,为正在制定的《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向群众征集立法意见和建议。

  如何规范不拴犬绳行为,怎样让养犬条例“长出牙齿”,有效减少犬只伤人现象?每到一个小区,周耿和黄雪莉都会围绕相关问题同居民们交流,不时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

  养犬管理问题事关民生,社会关注度高,在立法阶段听取来自群众原汁原味的声音,将“群言群语”转化为“法言法语”,是周耿和黄雪莉作为石井坡街道信息采集员的主要职责,像他们这样的信息采集员,在全街道一共有300多人。

  2020年5月以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社区、高校、律师协会、人民法庭等地陆续设立了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由各联系点立足自身特点,各有侧重地针对立法提出建议,发挥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

  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正是首批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普通群众,有助于推动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使立法更接地气、更具实效。”石井坡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江小波说。

  在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过程中,信息采集员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石井坡街道从辖区居民中遴选出300余名热心群众,深入到居民身边征求意见。在中心湾社区驻地门前的广场上,还建起了3200余平方米的会客厅,吸纳社区顾问律师、共建单位法律专业人士等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为汇总、提炼居民建议提供支持。

  虽然是第一次担任信息采集员,但大家对这项工作都十分认真。年过七旬的姚华全老人早年在国营企业工作,热心于公共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