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大陆接种逾六亿剂 渐构防疫屏障
中评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张爽)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5月3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记者会上公布了中国最新的接种数据:截至5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3917.2万剂次,5月以来平均每天接种1247万剂次,是4月份的2.58倍。笔者认为,国内个别地区近期虽出现散发病例,但都是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没有本土传播病例。这些散发病例也促使国内的疫苗接种速度加快。国内总体上平稳的疫情形势给疫苗接种留下了窗口期,相信可以稳步构建起免疫屏障。
近期随着世界多地暴发疫情,疫情和变异毒株由境外进入中国。5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0例,连续18天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多个省份。疫情呈现出传播速度较快,毒株传播力强的特征。
自去年底全世界进入疫苗接种的疫情防控新赛道,近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防控能力主要体现在疫苗接种情况上,其次才是核酸检测、隔离等防控措施。如果疫苗接种率低,就相当于处在不设防的状态,极容易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如印度、台湾。
本轮国内出现散发病例之前,我国的疫苗接种推进速度较欧美国家慢,本月中旬以后,广大群众感受到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每日的疫苗接种量连创新高。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所说,一年多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发生本土疫情,部分地方和群众出现了麻痹思想、松劲心态。这次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疫情还没有过去,国际疫情持续高发,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工作呈现长期、复杂、不确定的特点,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也不能放松。
笔者认为,疫苗上市后,接种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一方面要跑过疫情传播的速度,另一方面要跑过病毒变异的速度。我国因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有时间和空间让接种工作有重点、有序地开展,试想一旦疫情蔓延,接种点需要严格控制人流,接种速度必然会下降。除现有疫苗对变异毒株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外,中国也已经部署了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研发工作。
此外,接种量猛增也对疫苗的生产、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省市的接种情况不仅考验地方政府的动员能力,也考验组织、调度等一系列能力,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接种表现较好的四川省在5月22日的接种量达到了210万剂次,在全国首次单日突破了200万剂,据四川省卫健委介绍,从疫苗分配开始,就精准的测算入川、入市、入县到接种点的时间节点,力争做到配送的路程用时最短。比如山高路远的凉山州17个县全部提前到州疾控中心待命,做到“苗到车发”,对危险的路段和管制路段和夜间行车,全部由警车护送。企业配送疫苗到边远地区,从过去最长十多天,现在能够压缩到两三天。
笔者认为,疫苗接种是本次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场大考。疫苗上市初期,各国的接种情况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接种情况平稳有序,能够为中国下一阶段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经济复苏提供有力保障。
中评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张爽)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5月3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记者会上公布了中国最新的接种数据:截至5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3917.2万剂次,5月以来平均每天接种1247万剂次,是4月份的2.58倍。笔者认为,国内个别地区近期虽出现散发病例,但都是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没有本土传播病例。这些散发病例也促使国内的疫苗接种速度加快。国内总体上平稳的疫情形势给疫苗接种留下了窗口期,相信可以稳步构建起免疫屏障。
近期随着世界多地暴发疫情,疫情和变异毒株由境外进入中国。5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0例,连续18天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多个省份。疫情呈现出传播速度较快,毒株传播力强的特征。
自去年底全世界进入疫苗接种的疫情防控新赛道,近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防控能力主要体现在疫苗接种情况上,其次才是核酸检测、隔离等防控措施。如果疫苗接种率低,就相当于处在不设防的状态,极容易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如印度、台湾。
本轮国内出现散发病例之前,我国的疫苗接种推进速度较欧美国家慢,本月中旬以后,广大群众感受到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每日的疫苗接种量连创新高。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所说,一年多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发生本土疫情,部分地方和群众出现了麻痹思想、松劲心态。这次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疫情还没有过去,国际疫情持续高发,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工作呈现长期、复杂、不确定的特点,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也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