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论坛:台日关系的现状与趋势

论坛现场

  中评社香港月2月8日电(记者 郑汉龙)中评智库基金会与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日前邀请专家学者,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以“台日关系的现状与趋势”为主题的论坛,评析台日关系近年变化、现阶段的特征与未来的趋势,以及日本内部政治生态、中日关系、美日同盟等对日台关系的影响等等。

  论坛由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昆义教授主持;评论员有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特聘教授何思慎,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林贤参,台湾日本研究院顾问陈文甲,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曹瑞泰,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兼任助理教授廖雨诗。

  与会者普遍认为,日台关系从属于日美关系和日中关系;日本在处理日中关系或日台关系上,基本上会跟着美国走,但日本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立场,经济上不可能与中国脱钩,与台湾只能维持非官方关系,也不可能仿效美国制定台湾关系法。作为国会议员的安倍近期的亲台言论,主要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为自己累积能量和维持影响力。

何思慎

  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特聘教授何思慎表示,从整个东亚政治结构来看,日台关系是非常底层的双边关系;决定日本外交政策的因素,最上层的当然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会影响美日同盟和日中关系,日台关系是最底层的。因此,台湾理解台日关系,或执政者操作台日关系,还是需要务实。

  何思慎认为,日本新政府未来对日台关系的处理还要看2022年底的美国中期选举,如果讯号显示拜登只是一任的总统,那么日本在美日关系里面还是要留个安全阀,因为在同盟里面,日本始终担心被美国抛弃,当然美国也很怕日本背叛。对于安倍近期的涉台言论,则要理解日本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身份说的话是不一样的,安倍作为派伐会长或国会议员说的话与之前的安倍首相是不一样的。

  对于台湾当局一直希望日本制定台湾关系法,何思慎认为,日本不可能仿效美国制定台湾关系法;美国是美国,日本是日本,在国际政治里面,日本永远没有办法去学美国做这些。事实上,日本也不需要台湾关系,日本很多国内法律就可以弹性解释日台关系的问题。

林贤参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林贤参说,台日关系取决于美中、日中关系。在一个比较对抗对立的中美关系之下,日本人从麻生太郎到岸信夫、安倍晋三,“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不断加码,如果美中不是处于对立状态,日本人是不可能这么讲的。
 
  林贤参说,在中日关系特别是日本对中国关系中,经济因素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因素,日本需要中国这个大市场。

  至于台日关系,林贤参说,日本绝对不能失去台湾,但是日本本身又没有力量单独护卫台湾,所以一个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在美日同盟的架构上,来确保台湾不要被中共“占领”。至于日本新政府对日台关系的处理,现在岸田应该还在看,看美中关系怎么走。虽然岸田在选总裁之前也是讲得很大声,但是上台后不一样,日本首相很务实,日本要发展跟台湾的关系,完全看美中关系以及日中关系。对于日本能否像美国那样搞个台湾关系法,林贤参认为根本不可能。

陈文甲

  台湾日本研究院顾问陈文甲说,日本最近对台湾特别亲密,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受到美国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即隔岸制衡战略的影响,就是美国希望日本能够承担更大的印太军事外交责任,分担美国的负担。日本从安倍到菅义伟再到现在的岸田,也希望能做到这个事情,因此可以看到日本军事在加码。台湾跟日本一样,肩负着对第一岛链的防护,所以台湾的角色变重要了。

  陈文甲说,从现实角度来看,台日关系不如台美关系,因为台湾不管是安全,还是民主,或是产业升级都是美国帮的,所以为什么台湾要进口莱猪,而日本福岛五县的食品迟迟没有通过进口,是因为台日的重要性不如台美关系。但相信岸田的日台关系也会依照着派系或者美国的意志去执行。

  陈文甲说,岸田从就任到现在,很少讲对台湾的议题,原因大概是现在只处理中日关系,与台湾的关系先放着,因为既然与台湾的关系是非官方关系,就由安倍前首相为主去做;岸田处理的部分是怎么跟中国有一个有效的维持,至少不要倒退,否则对经贸安全都相当不利。

曹瑞泰

  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曹瑞泰说,日台关系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岸田上台后,安倍对台湾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这里面有整个美中关系变化的原因,安倍的身份也从首相变为国会议员,他讲的一些涉台语言,在于吸引媒体和民众的注意,积累自己的能量和影响力,当然也希望能够影响政府的政策。但相信日本政府不会脱离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会继续走国家现实主义的路线,相信岸田会稳健地处理问题。

  曹瑞泰认为,在日中或日台关系上,日本基本上是跟着美国走,但是日本也很努力的在走自己的脚步,所以除非美中关系大幅改变,日中跟日台关系变化的幅度不大。日台民间关系重要,日本不愿随美冒进。

廖雨诗

  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兼任助理教授廖雨诗认为,日本对台湾基本上还是看美国要其扮演什么角色。岸田新政府对日台关系的处理,大部分是以美国为主导,但是日本还是保持自己的立场,以日本利益为中心的自立外交路线不会变。以日台关系来讲,日本还是会维持一贯的方向,在一中政策下发展非官方的日台关系。

  廖雨诗认为,岸田文雄是个务实的首相,日台关系会以日中关系为主轴。虽然地缘政治上他不会去牺牲台湾,但一中政策也不会变,台湾对此的认识愈清晰,愈有助于判断未来台日关系的趋势。比较需要去注意的议题是日本会怎么处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危机事态”怎么界定,因为状况真的很多,日本要立法有相当的难度。

  廖雨诗说,台湾常常讲的“抗中保台”好像是日本现在的政治正确,但其实“抗中”是在安保方面,不是全面的,经济上永远要维持对话,日本不可能跟中国脱钩。

王昆义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昆义说,作为国会议员的安倍跟做首相不一样,他的涉台发言在日本很有分量或者支持度,但他是为自己的个人利益,不是为日本的国家利益或日台的利益。台湾的媒体有一点乐观过头了,把安倍两次参加台湾的视讯会议给予过高的评价,台湾应该稍微冷静一点。

  王昆义说,不管怎么样,台湾如何做自己最重要。在“抗中保台”的政策之下,虽然台湾对日本努力在做关系,但是执政党几乎是完全亲美到趴在地上。执政党里面有两大缺点,一缺是缺知中派,二缺是缺知日派。日本研究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如果不懂日语或日本人的思维,很难参透日本。台湾亲美反映到民进党的一个现象是,知日派少,知中派更少。所以,台湾在日本的角色上,不只要知日也要知中,才有办法去理解整体;如果只是知美,是很危险的。

  论坛整理稿全文将在《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刊发。

论坛现场

  中评社香港月2月8日电(记者 郑汉龙)中评智库基金会与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日前邀请专家学者,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以“台日关系的现状与趋势”为主题的论坛,评析台日关系近年变化、现阶段的特征与未来的趋势,以及日本内部政治生态、中日关系、美日同盟等对日台关系的影响等等。

  论坛由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昆义教授主持;评论员有辅仁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特聘教授何思慎,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林贤参,台湾日本研究院顾问陈文甲,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曹瑞泰,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兼任助理教授廖雨诗。

  与会者普遍认为,日台关系从属于日美关系和日中关系;日本在处理日中关系或日台关系上,基本上会跟着美国走,但日本也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立场,经济上不可能与中国脱钩,与台湾只能维持非官方关系,也不可能仿效美国制定台湾关系法。作为国会议员的安倍近期的亲台言论,主要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为自己累积能量和维持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