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一国两制是解决意识形态纷争锁匙
中评社香港6月15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李浩然博士在“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主题论坛上发表题为《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的书面发言。他指出,“一国两制”是解决意识形态纷争的锁匙,“一国两制”的核心理念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从“一国两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
李浩然谈到,面对西方世界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前途问题。“一国两制”从诞生到实践,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不断对变化的世界、新来的问题,做到重新认知,实事求是。香港问题能够和平解决,有赖于对立双方共存的统一,而非压倒性地否定和批判,这需要有更新、更高的视野。也正是由于西方世界的傲慢,蒙蔽了他们看到中国共产党能够提出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的视野。
李浩然亦表示,从“一国两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学习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没有这种学习传统,就不会发生上述对两种主义的再认识,也就不可能提出并实践“一国两制”。
以下是书面发言全文:
一、引言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当年经历百多年英国殖民占领统治的香港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冲突对抗,而是二者如何共容于“一国”之中的问题。“一国两制”便是解决该意识形态纷争的锁匙。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关系处于冷战紧张局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竞争,基本上是没有松绑的余地。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率先解决了香港和澳门前途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
二、认识运动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覆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凭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作风,一直带领人民走过从公有制加计划经济,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以至最终在进入“小康阶段”之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面对香港问题,正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开始在全世界兴风作浪的时刻。1979年上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有一句口头禅:“你别无选择”(There is no alternative)。这句“别无选择”所指的是,除了资本主义,世界已别无选择。上世纪80年代中后叶,日裔美国人福山更把撒切尔夫人的“别无选择”上升到了历史哲学的层面,发表了一篇题为《历史的终结》的论文。
面对西方世界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前途问题。“一国两制”从诞生到实践,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不断对变化的世界、新来的问题,做到重新认知,实事求是。香港问题能够和平解决,有赖于对立双方共存的统一,而非压倒性地否定和批判,这需要有更新、更高的视野。也正是由于西方世界的傲慢,蒙蔽了他们看到中国共产党能够提出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的视野。
“一国两制”的提出,源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以及对资本主义的重新认知。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目的都应该是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生活。两种制度既按照社会情况发展,更可以相互交叉学习借鉴。这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几亿人口的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下,“一国两制”的核心理念,就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爱学习、不断学习的政党
从“一国两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学习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没有这种学习传统,就不会发生上述对两种主义的再认识,也就不可能提出并实践“一国两制”。
事实上,除了在中国,你不太可能看到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经常组织学习和上课的画面。学习型政党需要具备世界眼光,无论是“一国两制”的实践,还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都不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
学习型政党更需要坚守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根据不同时代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适应中国实情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学习型政党的特质,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供了土壤。这个历史成果,更已载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走过百年,继续坚持不断学习,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年轻和活力。这对于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新形势剧变,跟提出并实践“一国两制”同样重要和非凡。
中评社香港6月15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李浩然博士在“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主题论坛上发表题为《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与“一国两制”》的书面发言。他指出,“一国两制”是解决意识形态纷争的锁匙,“一国两制”的核心理念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从“一国两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
李浩然谈到,面对西方世界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前途问题。“一国两制”从诞生到实践,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不断对变化的世界、新来的问题,做到重新认知,实事求是。香港问题能够和平解决,有赖于对立双方共存的统一,而非压倒性地否定和批判,这需要有更新、更高的视野。也正是由于西方世界的傲慢,蒙蔽了他们看到中国共产党能够提出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的视野。
李浩然亦表示,从“一国两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学习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没有这种学习传统,就不会发生上述对两种主义的再认识,也就不可能提出并实践“一国两制”。
以下是书面发言全文:
一、引言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当年经历百多年英国殖民占领统治的香港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冲突对抗,而是二者如何共容于“一国”之中的问题。“一国两制”便是解决该意识形态纷争的锁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