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评论:真正的威胁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

2022年5月2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降半旗向得克萨斯州枪击事件遇害者致哀。(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6月1日电/据大公报评论,虽然世界早就对美国频发的枪击悲剧麻木,但19名儿童的惨死还是震惊了全球。欧洲媒体这一次也出离愤怒了。法国《世界报》犀利的评论道:“如果说,美国还有什么特殊性的话,这就是,美国容忍自己的学校经常变成血迹斑斑的射击场。”这和《纽约时报》的观点可谓完全一致:“美国变得无法治理不是因为政治分歧或抗议或不文明,而是因为这个国家不愿保护和关心它的公民──它的妇女、它的少数族裔,尤其是它的儿童。”

  枪杀早已成为美国未成年人头号死亡原因。《华盛顿邮报》数据显示,过去20年,331所学校有超过31万1000名学童遭枪击受伤或死亡。

  民意表达机制只是摆设

  枪击悲剧一再发生,表面上是持枪自由:一个三亿多人的国家竟然有四亿支枪在社会流通,但真正的原因一是制度,二是文化。

  制度上看,主导美国决策的因素有二:一是选民,二是利益集团。选民有选票,利益集团有资本。候选人要想赢得选举,这两者不可或缺。

  显然四亿多支枪背后的选民是极其庞大的。没有哪个政治人物会愚蠢到去挑战他们的利益。政治人物顶多会像奥巴马做秀般讲讲:自由社会绝不允许此类事件发生。利益集团则是武器制造商和拥有500多万成员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当年戈尔角逐总统不敌小布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倡议收紧枪械管制。利益集团对政治的影响在美国不是秘密。既非经济中心又非文化中心的华盛顿能如此繁荣,就要归功于长驻此地的两万多家利益集团机构。于是美国人自认拥有“金钱买来的最好的国会”,而且“金钱购买了沟通的途径”。

  2012年12月桑迪胡可小学发生造成20名幼童死亡的枪击惨剧后,连任成功的奥巴马决定放手一搏,投入巨大政治资源力推控枪法案。在参议院投票前两周,奥巴马不仅亲自带领数名校园枪击案遇难儿童家长来华盛顿,参与对国会议员的游说工作,而且他还做了重大妥协:取消了禁止攻击性枪支与大容量弹夹销售的内容。但最终禁枪法案还是胎死腹中。据英国《卫报》报道,投反对票的参议员中,只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