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年轻干部“失足”网络不良嗜好
记者梳理案例发现,近年来,公职人员由于沉迷网络赌博、网络游戏等引发的“涉网”违纪违法问题频频发生。
警惕“涉网”违纪违法问题暴露出的岗位风险和涉案人员年轻化问题
从岗位来看,沉迷网络赌博、网络游戏等问题涉案人员主要集中在资金管理等一线岗位或领导岗位。
大部分涉案人员身处“管钱、管项目、管审批”等拥有一定权力的一线岗位,有直接办理具体业务的便利,有的还处于会计、出纳等可以直接支付公款的岗位。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凤梧镇政府财务会计的李思思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直接将公款转入个人账户、开支后挂账的手段,挪用公款157万余元,大部分被她用于充值网络游戏等。
有的涉案人员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利用职务便利或影响力非法获取资金。浙江省海宁市工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陈尉先后数百次打赏网络女主播,累计花费超百万元。当陈尉的工资逐渐支付不起频繁的打赏时,身边老板就来及时“补台”,或直接借钱给他,或以投资名义让他赚钱。
从年龄结构来看,涉案人员年轻化是此类案件的一大特点。上海对外服务浙江有限公司福利保障部公积金操作专员林其价沉迷网络赌博,23岁就将手伸向公司资金,5年时间里,贪污公积金12次,总金额204万余元。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纪委监委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该州查处“涉网”赌博案件11例,其中,涉案人员为3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就有9例。
公职人员沉迷网络后产生诸多“后遗症”,易引发工作懈怠与违纪违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