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美味的科技密码

  中评社北京5月22日电/据新华社报道,民以食为天。

  美好生活是什么味道?餐桌上就有答案。

  在湖南,有一批农业科学家,围绕“做优一桌饭”,毕生破译各类食材密码。他们使大米更充足、猪肉更营养、鱼肉更鲜美、食用油更健康……湖南还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全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的重要阵地。

  种子的力量:守护大国粮仓

  53岁的湖南澧县农民刘宏勋种了一辈子田,过去是望天吃饭,如今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去年,他家数百亩杂交水稻收成有61万余斤。专家到田里教他科学育秧、测土施肥、无人机作业……他的田产量比过去涨了40%。

  刘宏勋的家在洞庭湖畔的澧阳平原。几十年前,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距今6500余年的古稻田。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印证了湖南“九州粮仓”的美誉。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一直是全国稳定提供外调商品粮的省份之一,调出量位居全国前列。

  这里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5%的粮食,科技为守护“米袋子”做出了重要贡献。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湖南农业科技工作者以一颗稻种,有力地回答了西方社会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