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疫情对人口增长等带来何影响?
5月20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全文公布,有关人口的目标措施看点十足: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等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我国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和结构提出哪些新要求?我国人口流动有什么特点?疫情对人口增长、人口流动带来了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等专家学者。
人口增长放缓,全国自然增长率为0.34‰,部分省份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今年以来,各省市区相继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89.43万人、广东全省常住人口12684万人……从整体规模上看,202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1062万的出生人口,低于2020年的1200万人和2019年的1465万人。出生人口数为何持续下降?
“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关于近年来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问题时指出,这些因素包括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年轻人婚育观念显着变化、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生育顾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