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对未来百年的思考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

  中评社╱题:“回顾与前瞻:对未来百年的思考” 作者:王卫星(北京),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首席专家、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定“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天下情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进程。当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大的经济体,对全球的影响力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国际战略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世界将会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格局,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的和平格局。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答了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统一了全党思想认识,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决议》将对人类21世纪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上百年政党有之,但仍焕发青春傲然挺立者少有,能认真总结建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开启新征程者绝无仅有。

  一、未来之中国、人类之中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定“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天下情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世界社会主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人民的宝贵实践,也是世界实现和平发展梦想的成功探索,更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也是亚洲之中国,人类之中国。

  今天,中共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在历史性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也将历史性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成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幷将很大程度决定这个大变局的未来走向。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祇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标志着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49年,我们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未来15年最为关键。

  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不仅意味着中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更意味着冷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格局也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截至目前,被联合国正式认定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祇有37个,大多数集中在欧洲。其中,人口过亿的大国祇有两个:美国3.3亿人,日本1.26亿人(全球人口过亿的大国有13个);其他35个发达国或地区都是中小型的,而多数是百万级人口的小型国家和十万级人口的袖珍型国家。人口最少的发达国家圣马力诺祇有3.4万人,GDP为16.33亿美元(人均4.8万美元)。即便是像2021年7月,联合国1964年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57年来首次从发展中国家变更为发达国家行列的韩国,其人口5100万,GDP为1.63万亿美元(人均GDP为3.19万美元),也仅占全球GDP总量的1.8%。这些中小型国家或地区对世界虽有影响,但影响幷不太大。

  但中国大不一样。现在全球37个发达国家或地区,加起来人口13.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如果中国在2035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就会翻一番以上,意味着一次就有14亿人迈进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也将把世界上的高收入人口翻一番,从18%到超过36%。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

  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成长,“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让中等收入群体显着扩大。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从目前的4亿,快速增长至10亿,将使全球中产阶级的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如果按照2019年的美元购买力计算,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2.2万美元或更高,这将对全球力量格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高收入国家的基本门槛是人均GDP2.5万美元。对中国来讲,祇需保持年均5%的经济增长率就能达成这一目标。如果中国达到这一标准,GDP总量将为35万亿美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分析报告,2020年全球GDP总量83.84万亿美元计算,将占到全球GDP总量的42%,几近于一半。其中,2020年所有发达国家的GDP总量为49.81万亿美元,全球占比约为59.4%。

  可以试想,一旦中国的GDP总量占到全球的30%或40%,美元还会是主导性的国际货币吗?我们还会用美元来计算全球各国家的GDP吗?到那时,谁将是未来全球规则的制定者?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还能有多大的作为空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企业会放弃中国这块蛋糕。因为失去中国市场,欧美的所有资本将先天不足,谁都不敢承担丢失如此重要市场的灾难性损失。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虽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这也注定中国的未来不会平坦。因此,这段时间也将是我们的冲刺阶段,一旦迈过这个槛,我们将重回世界之巅,而一旦中道受挫,西方世界将再不会给我们韬光养晦的机会。所以,未来的这段征程,是我们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必须靠我们自己争取!

  二、美国围堵的“哀伤五阶段”

  1969年,美国著名医生伊丽莎白·罗斯在她出版的《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书中,提出了人类面对死亡时的“哀伤五阶段论”,即拒绝、愤怒、沮丧、讨价还价和接受。也就是从开始的不愿意相信事实、否认阶段,到觉得不公平、生气阶段,再到讨价还价、寻求妥协阶段,最后到逐渐平静、接受现实阶段。

  同样,我们套用这五个阶段,描述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发展时,也会出现类似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拒绝。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没有按照西方预期的方向发展,因此美国一直拒绝认同中国,幷在拒绝中利用一切手段进行疯狂扼杀。

  第二个阶段:愤怒。“霸权国家最难忍受的就是看到自己的支配地位衰落。”当中国取得了惊人发展,美国表现出严重的担忧,摔盆砸锅耍泼,不择手段遏制打压围堵中国。目前,美国正处于愤怒阶段的高峰,制定出“全政府对华战略”,集中力量,全面对付、打压、围剿,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产业战、金融战、科技战、信息战、舆论战等多条战线相配合的“无边界总体战”。动员所有同盟力量,对中国采取战略围堵、战略牵制、战略抵消,妄图不战而胜,增加中国崛起的难度,甚至中断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第三个阶段:抑郁。如果未来的发展让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不再是全球的领导者时,这将对美国产生压倒性的政治和文化冲击,使其感到极度抑郁。在此阶段,美国不会停止对华打压,还会变本加厉,手段更替,花样翻新。但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打压中国将感到越来越吃力,而中国顶住了美国的强力打压,反而会感到轻松了。但中美关系始终会在对抗和合作中不断前行。

  第四个阶段:讨价还价。过了抑郁阶段,就不难想象美国会尝试通过各种形式的“讨价还价”来确定新的目标。按目前趋势,预计到2035~2040年左右,美国将逐渐地转向讨价还价阶段。届时新中国成立近90年,改革开放近60年,加入世贸近40年,从青年进入成年期,各项制度逐渐完善。即使如此,中美西之间的斗争和竞争依然激烈无常,手段多样,幷不会有丝毫减弱。如果那时中国还没有完成统一,美国就有可能出卖台湾,以便从中国讨要一些好处。南海、新疆、西藏等问题,也可能成为美国换取的砝码。这是一场生死博弈,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前功尽弃。

  第五个阶段:无奈何接受。据预测,到2049年左右,中国的人均GDP可望达到4.5万美元左右,是美国的一半。当中国综合实力超过美国,经济规模将达到美国的两倍,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国尽管会很不情愿,但却又无奈何地彻底接受中国的崛起,跟中国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共同相处。美国接受中国,意味着同时幷接受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与西方不同的现实。中国不会去改变美国,但如果美国不再试图改造中国,经过漫长的调适期,世界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长时间的和平稳定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101.59万亿人民币,根据2020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占比约为美国20.68万亿美元的71.2%,今年有望达到78%。有专家认为,按此发展,中国经济可能在2030年之前超过美国。如果这样,第四阶段的“讨价还价”和第五阶段的“无奈何接受”可能会提前。但客观地说,虽然中国数据超越美国,但幷不代表中国整体实力就超过美国。

  肯尼迪通过研究500年的历史,得出一个结论:大国的兴衰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渐变的长期过程。一个是百年来一直雄踞世界之巅的资本主义强国,一个是旨在完成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美国是在走向衰落,但还没有全面衰落,而是部分衰落,在经济、军事、科技、创新等领域,仍然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和美国比拟。不可否认,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美国仍然有复兴的机会。

  建国240多年,美国从老牌殖民主义者手上学到幷积累了很多打压围剿对手的经验,幷且屡屡得手。在中国这条巨龙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拒绝中的扼杀、愤怒中的围剿、抑郁中的反制、讨价还价中的放手一搏、无可奈何接受前无所不用其极的挣扎对决,环环相扣,绝不会手软。实际上,这每一个阶段,所有颠覆性的结果都有可能出现,这场斗争将伴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过程。

  习近平反复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估计。中国未来发展任重道远,来不得半点懈怠,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战略上容不得出错,要有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不可大意。

  三、新“棋战”时代,大国博弈的智慧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黄嘉树曾预言“冷战后国际新秩序为‘棋战时代’”。认为从西方列强开始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世界近代史的“热战”阶段。从“二战”结束到1991年的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冷战”阶段。而“冷战”结束到现在“一霸独强”,这将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期,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多边主义的发展,届时会出现一个新的和平稳定期,应该说从这时起开始进入“棋战时代”。

  在“棋战”时代,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一国内部对立的两大或几大政治势力之间,将在一种既不同于“热战”时代,也不同于“冷战”时代的新型关系架构中共存。其特点类似棋手博弈时的关系,就台面上(纹枰上)的较量而言,双方是敌,争输赢时寸步不让;但大家坐到一起下棋,又是棋友,可以相互切磋棋艺。

  此时,大国之间的关系将变得非常复杂多变,非敌非友、亦敌亦友、似敌似友、可敌可友、此时为敌彼时为友、此事为敌彼事为友、此处为敌彼处为友、此时此事此处既为敌又为友。尽管各国之间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仍千差万别,但各国真正看重的是本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国际排行榜上的名次。经济领域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赛场,竞赛规则将日趋重要。

  而这样一个时代,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持之以恒所倡导、中国历代先贤孜孜以求的和平、和睦、和谐大同世界,是中华“和合”思想和当代中国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对外政策理念的体现。

  “这种东方式世界观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世界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正式形成,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指日可待。这时的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大的经济体,对全球的影响力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未来中国与美西之争,就是双方都在下的一盘大棋,是一场高招迭起的战略博弈。谁看得更远,谋得更深,妙棋更多,谁的胜算就大。在这场大国博弈的盘棋中,中国在未落子之前,已经蕴藉了最擅长的大模样战术和以静制动的民族自信,中华“和合”思想精髓,已顺应变局顺理成章地酿成了博弈新规则,无论棋手多么善战,也得按必由之路的新棋规竞争、沿牌路跟张、尊现实博弈,各路高手将闻中华套路下注,看东方大国的实惠跟牌,贴着命运共同体的体温,形成多边主义轮庄。博弈中,中国的棋魂雄风根深,棋核坚固凛然,棋技灵活多术,棋艺优雅如歌。随着博弈深入,中国的打入、侵削、治孤、腾挪和围歼等棋艺升华,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赢得全盘的精彩收官。

  这时的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大的经济体,对全球的影响力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国际战略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彻底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影响广大发展国家的道路选择,影响世界秩序的调整变革。世界将会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格局,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的和平格局。

  回首建党百年历史,展望建国百年前景,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百年大党,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我们谋得了,也下得赢这盘大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此文为作者在全国政协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讨论会上的发言。

  主要参考资料:

  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新华社11月16日电。

  ②《2020年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排行榜》,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圣马力诺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源:圣马力诺共和国经济计划局联合国统计司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库。

  ④《韩国正式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国家》,韩国KBC电视台7月5日。

  ⑤《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作者:(美)伊丽莎白·罗斯,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5月版。

  ⑥《中国改革开放的增长奇迹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林毅夫在全国政协党史读书群讲座,2021年11月8月。

  ⑦《大棋局》,作者:黄嘉树,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3年9月版。

  ⑧《让世界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引国际热议,新华社11月23日电。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1月号,总第289期)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

  中评社╱题:“回顾与前瞻:对未来百年的思考” 作者:王卫星(北京),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首席专家、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定“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天下情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进程。当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大的经济体,对全球的影响力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国际战略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世界将会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格局,进入一个新的稳定的和平格局。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答了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统一了全党思想认识,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决议》将对人类21世纪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上百年政党有之,但仍焕发青春傲然挺立者少有,能认真总结建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开启新征程者绝无仅有。

  一、未来之中国、人类之中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定“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的天下情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世界社会主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人民的宝贵实践,也是世界实现和平发展梦想的成功探索,更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也是亚洲之中国,人类之中国。

  今天,中共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在历史性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也将历史性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成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幷将很大程度决定这个大变局的未来走向。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祇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标志着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49年,我们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未来15年最为关键。

  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不仅意味着中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更意味着冷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格局也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截至目前,被联合国正式认定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祇有37个,大多数集中在欧洲。其中,人口过亿的大国祇有两个:美国3.3亿人,日本1.26亿人(全球人口过亿的大国有13个);其他35个发达国或地区都是中小型的,而多数是百万级人口的小型国家和十万级人口的袖珍型国家。人口最少的发达国家圣马力诺祇有3.4万人,GDP为16.33亿美元(人均4.8万美元)。即便是像2021年7月,联合国1964年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57年来首次从发展中国家变更为发达国家行列的韩国,其人口5100万,GDP为1.63万亿美元(人均GDP为3.19万美元),也仅占全球GDP总量的1.8%。这些中小型国家或地区对世界虽有影响,但影响幷不太大。

  但中国大不一样。现在全球37个发达国家或地区,加起来人口13.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如果中国在2035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就会翻一番以上,意味着一次就有14亿人迈进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也将把世界上的高收入人口翻一番,从18%到超过36%。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

  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成长,“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让中等收入群体显着扩大。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从目前的4亿,快速增长至10亿,将使全球中产阶级的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如果按照2019年的美元购买力计算,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2.2万美元或更高,这将对全球力量格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高收入国家的基本门槛是人均GDP2.5万美元。对中国来讲,祇需保持年均5%的经济增长率就能达成这一目标。如果中国达到这一标准,GDP总量将为35万亿美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分析报告,2020年全球GDP总量83.84万亿美元计算,将占到全球GDP总量的42%,几近于一半。其中,2020年所有发达国家的GDP总量为49.81万亿美元,全球占比约为59.4%。

  可以试想,一旦中国的GDP总量占到全球的30%或40%,美元还会是主导性的国际货币吗?我们还会用美元来计算全球各国家的GDP吗?到那时,谁将是未来全球规则的制定者?美国对中国的遏制还能有多大的作为空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企业会放弃中国这块蛋糕。因为失去中国市场,欧美的所有资本将先天不足,谁都不敢承担丢失如此重要市场的灾难性损失。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虽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这也注定中国的未来不会平坦。因此,这段时间也将是我们的冲刺阶段,一旦迈过这个槛,我们将重回世界之巅,而一旦中道受挫,西方世界将再不会给我们韬光养晦的机会。所以,未来的这段征程,是我们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必须靠我们自己争取!

  二、美国围堵的“哀伤五阶段”

  1969年,美国著名医生伊丽莎白·罗斯在她出版的《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书中,提出了人类面对死亡时的“哀伤五阶段论”,即拒绝、愤怒、沮丧、讨价还价和接受。也就是从开始的不愿意相信事实、否认阶段,到觉得不公平、生气阶段,再到讨价还价、寻求妥协阶段,最后到逐渐平静、接受现实阶段。

  同样,我们套用这五个阶段,描述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发展时,也会出现类似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拒绝。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没有按照西方预期的方向发展,因此美国一直拒绝认同中国,幷在拒绝中利用一切手段进行疯狂扼杀。

  第二个阶段:愤怒。“霸权国家最难忍受的就是看到自己的支配地位衰落。”当中国取得了惊人发展,美国表现出严重的担忧,摔盆砸锅耍泼,不择手段遏制打压围堵中国。目前,美国正处于愤怒阶段的高峰,制定出“全政府对华战略”,集中力量,全面对付、打压、围剿,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产业战、金融战、科技战、信息战、舆论战等多条战线相配合的“无边界总体战”。动员所有同盟力量,对中国采取战略围堵、战略牵制、战略抵消,妄图不战而胜,增加中国崛起的难度,甚至中断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第三个阶段:抑郁。如果未来的发展让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不再是全球的领导者时,这将对美国产生压倒性的政治和文化冲击,使其感到极度抑郁。在此阶段,美国不会停止对华打压,还会变本加厉,手段更替,花样翻新。但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美国打压中国将感到越来越吃力,而中国顶住了美国的强力打压,反而会感到轻松了。但中美关系始终会在对抗和合作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