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  梦想同频共振

  中评社北京5月21日电/据人民网报道,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的文明观,蕴涵着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思考。中国一直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共同绘就一幅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画卷。

  “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吸引我的就是韵味不同的文明,如中亚的古城撒马尔罕、埃及的卢克索神庙、新加坡的圣淘沙、泰国的曼谷玉佛寺、希腊的雅典卫城等。”在多次出访中,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为促进人类文明永续进步、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了精神指引——

  8年前,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精辟指出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首次向世界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

  3年前,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为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去年,在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时,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

  今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强调“我们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