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农商行上市失利
农商行因合作中介机构被监管立案、暂停上市,究其根源,无疑是其公司治理中存在风控不严、管理不善等情形。比如,另一家排队上市逾3年的农商行一度曾被曝出股东涉嫌偷税漏税等负面消息。
农商行要顺利上市,应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影响,农商行整体经营状况受到一定冲击。不过,从已上市农商行的情况来看,尽管机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表现不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普遍实现同比增长。一些农商行虽然规模增长幅度不大,但是在资产质量提升、资产收益增长方面都交出不错的成绩单。而反观一些排队上市时间较长的农商行,近年来的业绩却不太稳定,有的甚至出现大幅下滑。
除了要有稳定向好的业绩之外,农商行还要处理好股权问题。多家排队上市的农商行都曾收到监管部门有关“股权问题”的反馈意见。股权高比例质押、屡遭拍卖、股东变动频繁等,正成为一些农商行上市路上的“拦路虎”。比如,一家排队上市时间超过4年的农商行此前被曝出存在多名股东股权被质押的情况,且质押比例均超过90%。又如,2019年3月,证监会要求一家农商行核查并补充披露发行人历次增资和股权转让情况;同年11月份,证监会要求另一家农商行核查并披露发行人内部职工持股以及非内部职工持股的自然人股东情况等。
当然,即便遇到不少困难,还是有不少农商行愿意排队等待上市。实际上,当时一些信心满满准备“百米冲刺”上市的农商行,已经熬成百折不挠的“长跑选手”。据证监会发审委公开披露信息,目前有3家农商行排队上市已超过4年,另外8家银行排队时间也大多在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