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探索发展乡村新业态、新模式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多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数字乡村建设带给老百姓的获得感。

  ——编  者  

  工业品下乡,在家门口签收新型生产工具;渔场信息上“云”,海上养殖有了新方式;电商快速发展,农产品源源不断出村进城……多地着力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

  农机网购  直达家门

  “多亏这新装备,900亩小麦的喷洒作业,两天就完成了。”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张相村东南边的麦田里,种植大户郑森正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

  受去年秋汛影响,郑森种植的强筋小麦早期苗情长势不好,需要喷洒营养液。900亩小麦,至少要十几个人用半个多月时间才能做完。“可以买个无人机呀,作业非常快。”张相村快递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侯立军提醒他。

  “下单不到3天,小侯就把无人机送到了我家。”初次网上购买农机的体验让郑森十分惊喜,“以前取快递得走10多公里到县城,个头大点儿的机械很难运回来,现在直接送到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