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艺评:岁月偷不走那些动人的旋律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据工人日报报道,“每个中年人心里都驻留着一首港乐”,堪称今年最热音乐综艺的《声生不息》,让不少网友如是感慨。

  是的,这场秀看起来又像是一场集体怀旧,就像去年的《时光音乐会》,不同之处在于,它细分到了“港乐”。所以,它不只是一场怀旧,也像是一次科普、一种致敬。

  为什么是“港乐”而不是其他?

  献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当然是最为高大上的理由,它奠定了节目的基本格局和立意。但也不必讳言其他包括市场因素,比如《披荆斩棘的哥哥》火爆出圈、《大湾仔的夜》风靡一时、《中国好声音2021》伍珂玥夺冠,这些事的发生并非孤立、偶然。主办方显然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于是,“港乐”概念横空出世,《声生不息》应运而生。

  什么是“港乐”?《声生不息》的文案太精彩,我索性当回文抄公:“‘港乐’是东方之珠温润的光华,‘港乐’是少年驰骋江湖的侠气,‘港乐’是高楼大厦间匆匆的浪漫,‘港乐’是一个时代华丽的回响。”

  对于人心而言,没有比音乐更柔软的抚慰了,音乐伴随着每个孩子的长大,所谓岁月如歌,歌中亦有岁月,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时光永远流转,唱歌的人和听歌的人都会变老,但那些心口相传的歌声不会老,因为岁月永远也偷不走那些动人的旋律。

  总有一段旋律,能抚慰心灵;总有一阕歌词,能道破心境。所以,“食面暖胃,听歌暖心”,大家就一起听港乐吧,让歌声唤起温暖的记忆,也用音符给一个时代作注。中年人集体怀旧,年轻人温故知新,人心由此相通,代际借机融合,这样的音乐盛宴,又怎能不引起人们的共鸣?

  不少人认为,《声生不息》缺少竞赛,可能会削弱它的观赏性,但我倒以为,不搞竞赛,才更能体现节目的立意。因为它本来就像歌手的联欢和“团建”,男女分队对抗,看似“剑拔弩张”、互不相让,但内里是宽松、欢乐的氛围,观众隔着荧屏,也能感受得到。而几期节目下来,最动人、最煽情的通常都是节目最后的全场大合唱,这本身也很能说明问题——或许人们就是愿意借机集体怀个旧,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