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加速推进机器人的“进化”
流水线“蜕变”让机器人会“思考”
走进新松公司厂房,一侧产成品区域内,红色的机械手臂在程序的驱动下,不断扭动着“身躯”。现场的程序员正手持设备进行最后调试。
“这种固定在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臂是我们过去的主打产品,现在我们主攻智能车间的一体化设计。” 新松公司现场调试工程师说。
厂房的另一侧,一台台在地面磁条和二维码导引下自动运输物料、主动避让行人和障碍物的移动机器人,显示出当下智能车间的发展趋势。
新松公司移动机器人事业部技术总监高峰说,传统的智能工厂多是“流水线”模样,各类机械手臂代替产业工人不断重复固定动作。如今的智能工厂,更多的是一个个智能化生产模块,机器人在其中穿行,甚至可以相互配合。“产品升级换代也不需要把整条生产线换掉,只需要对模块重新排列,或对机器人重新编程就可以。这就需要智能化解决方案。”
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对“会思考”的机器人提出了新需求。“更先进的产品是移动底座搭载机械手臂,并辅助以视觉系统。这些机器人行走不需要地面磁条导引,可以主动避让行人,可以和其他机器人配合生产。”高峰说,如何实现配合,就需要机器人的“大脑”更加强大。“最近几年,国内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的需求量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在不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