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双赢|北都发展 港应主动与深圳协作
团队建议特区政府应以“创科为主,多元产业为副”的原则,主动加强与深圳沟通协作发展,在区内提供多元化就业机会,并全面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PI)及成立官民咨询小组,促进北都发展。\大公报记者 义昊
为了解新界北居民对社区发展的意见,沪港经济发展协会、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去年九月底,街头抽样访问了1013名18岁或以上,居于天水围、上水、粉岭等五区的居民。23.8%的受访者认为繁忙时间交通过于挤拥,22.1%的受访者认为公营医疗轮候时间过长,另有14.2%的受访者表示区内设施老化,14%的受访者担心通关后“水货客”问题再次出现。
交通医疗配套 居民最关注
当被问及最希望特区政府改善哪些新界北的现存问题,大部分受访者均呼吁特区政府改善往市区交通(20.2%)和公营医疗(19.1%)。另外,改善社区配套及设施(16.2%)亦是不少受访者期待特区政府可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的一项内容。
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姚祖辉表示,特区政府应通过发展北部都会区,与南边的维港都会区形成“南金融、北创科”格局,解决长期以来本港“南重北轻”发展不平衡问题,积极回应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所提出的,要打造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