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架构重组打造高效、有为、有能团队
改组政府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扩大问责团队也不是什么特别安排。过去几届特区政府都曾作了一些改变,包括引入了问责制及增设副局长、政治助理层级等等。这些架构改变在因应时代变化、推动政府运作,都发挥了作用。显而易见,香港站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在政府管治架构层面再作出调整。笔者认为此次改组的核心目标有两个:
加强各部门统筹协调
一是提升统筹力。香港特区政府向以高效率着称,在《2021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政府效率位居第一位。尽管如此,这不代表香港特区政府运作可以“拿满分”,相反的是,基于架构设计的因素,以及实际运作状况,统筹协调能力亟需得到提升。
举例而言,在抗击第五波疫情期间,香港一度出现严重的抗疫缺陷,食卫局、医管局、民政事务局等,尽管都很努力,但“各自为政”情况下,造成一系列问题。这就暴露出统筹协调能力不足的弊端。此次改组的一个目的,笔者相信也是要加强对各部门的统筹管理能力。
现时三司管辖范围广泛,工作繁重,一定程度上消耗了统筹和指挥能力。例如,政务司督导9个政策局和跨局事项等;财政司督导6个政策局,亦要负责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土地房屋问题等等。李家超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增设副司长可按需要委派统筹指定政策范畴和特定项目,例如其竞选政纲中提出的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强化政府施政能力等。
又比如,律政司司长工作繁重,除了要推动本身辖下的6个法律专业部门工作,未来亦需要就几大范畴作出推动,包括宪法和基本法的推广、国际法律的合作和安排,以及代表香港宣扬香港的优良司法制度等等。正如李家超形容,国际关系复杂,要将香港现时情况讲给世界听,律政司此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他希望推展整体律政司工作要更积极、主动,而增加副司长,将会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