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价暴涨151% 亚洲失养活5亿人粮食

  中评社香港5月10日电/香港文汇报综合报道,俄供应受阻大减全球农业收成,秘鲁主食最惨或少四成产量。

  受俄乌冲突影响,主要产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化肥供应严重受阻,刺激全球化肥价格不断攀升,世界银行化肥价格指数在4月底升至255,较去年同期急升151%。化肥价格上升已经对谷物等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影响,令本已高企的粮食价格进一步面临上行压力,成为威胁全球粮食安全的“隐形之手”,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中心的粮食危机或将进一步加剧。

  俗语有云“一分肥,一分粮;十分肥,粮满仓”,化肥是一种与粮食产量息息相关的化学品,而全球化肥供应主要都来自俄罗斯或白俄罗斯。截至2021年,俄罗斯是世界最大氮肥出口国、第二大钾肥供应国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事实上,自2021年开始,国际化肥市场就由于天然气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扰乱全球供应链等因素,导致大幅上涨。

  氯化钾一年升1.8倍 涨幅最多

  在俄乌冲突后,因应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俄罗斯于3月10日宣布禁止向“不友好”国家出口化肥,两日后乌克兰亦决定暂时禁止出口所有类型的化肥,导致化肥价格进一步升高。世银计算的化肥价格指数(以2010年为100)在4月升至255,按年上升151%,按月亦升10%。作为主要品种的氯化钾目前已升至每吨562美元(约4,412港元),较去年升1.8倍,创主要化肥之中最高的涨幅;尿素也升至超过900美元(约7,065港元),按年同样升近两倍多。

  化肥价格上升直接关系到谷物供应的减少和价格上涨,因为农民使用更少的肥料,将意味着更少的收成。美国农业部3月底发布的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相对来说较多使用化肥的玉米的种植面积,预计将减少4%,消息已经导致玉米国际价格徘徊在10年来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