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社会保障的经济减震器作用
好的社会保障网会产生较好的经济缓冲作用,从而使周期平衡性变得更好
减震器作用的原理很简单,在经济高涨时社会保障的收入一般比较平稳,支出相对减少,因此会有一定盈余。与此同时,在经济低迷时,社保相应的收入会大幅度降低。特别是由于一些政策调整以及经济持续下滑,企业破产等因素带来的收入下降尤其明显。同时,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支出特别是应对失业的支出会有大幅度的上扬。这也就是社保调整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周期性的平衡效应。所以,好的社会保障网会产生较好的经济缓冲作用,从而使周期平衡性变得更好。但事实上,对世界各国进行研究,特别是对OECD国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国家尤其是人均GDP刚刚迈过一万美元门坎的国家,社保体系的不健全往往成为经济震荡的很重要的因素。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值得我们分析,特别在最近经济三大下行压力叠加的状况中社会保障体系到底发挥了什么功能。从很多供给端和消费端所反映的状况中我们看到,社保体系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效应可能是顺周期的作用。这里不能简单地把社保的收入与支出进行统一分析,因为社保体系的收入主要影响的是供给端,支出对于消费端的影响更大。对于供给端来讲,虽然GDP增长速度下滑,但是上缴的“五险一金”往往是刚性的,这一刚性支付就会导致企业的费率上升,企业负担会进一步加重,所以在经济下行时社保对供给端的压制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在启动社会保障收支进行逆周期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
在支出方面,社保体系很重要的一点是构成转移支付,构成消费端的变化。这时就会看到它的稳定作用,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加大带来的扩张效应往往是不足的。原因很简单,当低收入者拿到相关补贴时边际消费支出比较大。但生活一旦相对稳定,这种转移支付会很快地转为审慎性储蓄。因此,我们会看到社保支出通过对消费的刺激而产生经济稳定的作用实际上是非线性的。由此,我们在启动社会保障收支进行逆周期调整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财政支出里到底是以加大一次性转移支付和社保缺口的支付为重点,还是以投资型、公共投资扩张为主体?财政支出乘数是笼统的概念,如果要很清晰地表达,如何通过结构性调整使财政支出乘数效应得到扩大?这会引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投资所产生的乘数短期很高,中期很弱,长期可能很麻烦。从可持续的角度、中期的角度看,社保体系对于民生、对于社保救助中支出和乘数效应的提升有何影响,需要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