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水林田草生命共同体
赵新全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虽然春的脚步已踏入青藏高原,但长江源头第一条冰川姜古迪如仍是浩瀚雪山冰川覆盖下的白色世界。今年3月,春季长江源科学考察小组,从青海省西宁市启程,向着目的地——长江源头出发。科考小组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北高原生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在微信朋友圈也开始实时发布出行动态和考察发现。
这次考察是西北高原生物所、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水利厅、青海极地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联合对三江源区可可西里,长江源区当曲、布曲、旦曲、沱沱河等进行的综合科学考察,科考队员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对三江源区河道湖泊、水环境、水生态、野生动植物采集取样,考察长江源头冰川、冰板、冰塔林、水溶洞等演化形成和冰川末梢退缩情况。
此前,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的加强,生态环境的改善,三江源无人区野生动物数量成倍增长,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可可西里将不堪重负。4月26日,赵新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从此次科考的情况来看,尽管野生动物数量比20年前增加了2到3倍,但目前野生动物数量仍在草地合理承载力范围之内,我国对三江源生态的保护是成功而卓有成效的。
青藏高原冰川退缩,长江源生态敏感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