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前驻华大使的美中外交往事与启示

  中评社北京5月7日电/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芮效俭、骆家辉、布兰斯塔德,三位美国前驻华大使6日齐聚华盛顿。一位亲历美中建交,两位在近十年里对华近距离接触,他们以各自的经历和视角,探讨并展望美中关系发展。

  美国百人会2022年会5日至7日在华盛顿举行。三人应邀出席年会,以“美国对华外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展开对话。

  活动开场,主持人请三人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对当前美中关系的感受或评价,得到的答案是“不满意”(unsatisfactory),“不安”(unsettling)和“复杂”(complicated)。

  “在我看来,美中关系有在一种更好状态下扩大合作、稳定发展的空间。这是我选择‘不满意’这个词的原因。”曾在1991年至1995年出任驻华大使的芮效俭(Stapleton Roy)首先给出答案。

  他说,美中作为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国家,相互对抗的立场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而美国和中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国家,没有美中合作,就很难在全球范围内就这些问题的必要步骤达成共识。

  2011年至2014年出使北京的骆家辉(Gary Locke),从经贸层面表达了自己对美中关系现状的“不安”。“我们的那些强硬措辞到底想传达什么信息?人们真的了解经济领域的对抗或脱钩所带来的后果吗?”

  骆家辉表示,他对当前的美中关系感到不安。“我们制定的很多对华政策,无论是国会还是政府,民主党或共和党,都没有深入和长远的考虑,也不理解这些政策对美中两国人民乃至世界所造成的影响。”

  “我选择的词是‘复杂’。”2017年履新,2020年结束任期的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简短的回答,引发现场一阵笑声。“我们是两个大国,但拥有非常不同的体系。我们存在一些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但在某些领域又彼此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