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涂层实现“白天集热、夜间制冷”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裴刚、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研究员邹崇文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全新的能量利用方法。他们开发出一种光谱自适应智能涂层,解决了光热转换和辐射制冷过程中的“光谱冲突”,实现24小时全天候从太阳热源和太空冷源中捕获能量。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从直面“光谱冲突”开始
冷和热是能源最重要的终端形式之一,全球每年约51%的能源以冷量或热量的形式消耗。然而,目前这两种能量的供给主要依赖传统化石能源,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环境问题。
因此,依靠可再生能源实现制冷和供热,对于全球节能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大意义。
“相比地球环境,温度约为6000K的太阳和3K的太空是地球的终极热源和冷源。”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博士后赵斌向《中国科学报》介绍。
光热转换通过对太阳辐射直接利用,获得高温热量;天空辐射制冷则可以将地表能量以红外辐射形式通过大气窗口直接发射至低温太空,从而获得低温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