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排放做“减法” 低碳交通做“加法”

  中评社北京5月3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自从有了新能源公交,城市噪音小了,乘客体验更加舒适;在福建省厦门市,通过设置人车分流等候区,“行人、单车路口相挤”等难题迎刃而解;在广东省广州市,市民搭乘顺风车,已成为城市出行新潮流……

  为推进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始终坚持做能耗排放“减法”、做低碳交通“加法”,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着力改善绿色出行环境,聚焦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人们对选择绿色出行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如今,绿色出行之路,中国越走越宽阔。

  性能优、政策好——

  新能源车加速推广

  当减污降碳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新能源交通工具的优势自不待言。近几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着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大力调整运输结构,取得显着成效。

  “车辆一次性充满需要53千瓦时电,能行驶400公里,差不多能满足一周的通勤。”家在贵州省贵阳市的李宇楠日前购买了一辆长安逸动EV新能源汽车。他表示,换了新车后,在城区日常使用并不会有里程焦虑,而且低廉的使用成本也令他感到满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4倍,市场占有率达19.3%。截至去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