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会不会是更优解
“几名男子在一台充电桩前大打出手,其中一名男子紧紧抱着充电枪不放,为避免充电枪被抢不惜躺倒在地上”“在高速堵车途中,驾驶员担心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撑不住,不敢开空调,坐在路边乘凉”……
每到出行旺季,这样的场景总时不时出现在全国的各大交通要道上。事实上,很多人只要开上电动汽车,都会绷紧“找地方充电”这根弦。
“从成都到重庆有500多公里,即使是续驶里程达到700多公里的新车,如果开空调,中间还是要找充电桩,常常遇到排队等候的情况。有时下雨天还会遇上充电枪漏电,也是个安全隐患。”在重庆工作的卢先生家在成都,几乎每周都要开自己的电动汽车回家,对充电焦虑体会颇深。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着“充电难”和“里程焦虑”等问题。在部分地区,由于配套设施不足,上述问题甚至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就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在为充电和换电孰优孰劣争执时,一种新的补能方式——无线充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已接近大规模应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共有114.7万台,其中直流快充桩47万台,交流充电桩67.7万台。若加上私人充电桩,总量达到261万台。然而,充电不便捷依然困扰着相当多的电动汽车用户。无线充电正是在此背景下涌现出的一种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