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厂网路河”一体化长效治水模式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系列治水决策部署,治水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河长制”领跑全国、农村治污全球点赞,从寻找“可游泳的河”到宣示“彻底剿灭劣Ⅴ类水”,从率先启动“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到公开承诺“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浙江的治水工作已交出一份份优秀答卷。
治水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系列成绩的同时,浙江省治水工作仍面临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突出体现在:一是在治理成效方面有待进一步巩固。在“五水共治”期间,主要是以治理已污染水体为目标,截留排向河湖等水体的污水。污染水体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时段的治理,但是源头收集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出现“反覆治、治反覆”。二是系统治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污水零直排区”的创建流程没能实现闭环管理,创建完成后的区域水环境没有实现长效管理。另一方面,对治水工作的全盘考虑不够,各区域、各实施单位之间责任界定不够清晰,导致排查精度不够,深度不深,涉水问题没有完全发现,部分创建完成的水体水质并没有得到显着提升。三是在治理技术、装备方面有待进一步创新。特别在河道水质的实时检测、传输,数字化管理、智慧化运维等核心技术和装备、监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及应用需要加快区域示范和推广。
系统推进治水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