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政策有望加码
2022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三年平均增长4.9%,比去年四季度低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比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5.5%的增长目标低0.7个百分点。要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剩下的三个季度平均要增长5.6个百分点。完成的难度非常大,因此有人担心这一目标会下调。这次会议明确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表明尽管面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年初制定的5.5%的增长目标仍然是今年要实现的目标,并不会下调。
考虑到与制定目标时间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使得实现目标面临更大的压力。要实现目标,在政策力度上肯定要加大:一方面要尽早落实既定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到了目标导向的政策,印象中这是首次提出,这就意味着政策并不局限于现有的政策和力度。如果需要,会有新的政策,譬如特别国债;力度不够,政策会加码,譬如降准降息。
从经济增长结构看,一季度经济仍呈现出外需强、内需弱;第二产业强、第三产业弱的特征。从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看,疫情再次对经济形成冲击;能源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俄乌冲突使得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外需面临压力;房地产相关指标全面下滑,企稳尚需时日。这些薄弱环节可能成为政策的着力点。
这些政策包括:1)一揽子方案控制疫情,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恢复物流堵塞,保障生产、出口和商品消费;2)推出更大力度的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房地产、消费等多举措稳定经济;3)巩固保供稳价成果,采取更多措施稳定能源原材料价格,譬如加大核准煤炭产能、对煤炭进口实施临时零关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