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贤力量向李家超竞选办公室提交政纲倡议
中评社香港4月25日电/政贤力量今日(4月25日)向李家超竞选办公室提交《行政长官竞选政纲倡议书》,政贤力量主席苏祉祺、总干事姚子逸、起草委员何子煜及杨梓佑作为代表递交,竞选办两位副主任梁宏正和霍启刚代表接收。
《行政长官竞选政纲倡议书》就10个不同的政策范畴,合共提出171条政策倡议,涵盖“教育政策及青年发展”、“人力资源及社会福利”、“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环境可持续发展”、“金融发展及税务政策”、“创新科技及工业”、“土地供应及房屋”、“文化体育及旅游”、“交通运输及物流”、“医疗政策”等十大范畴。希望新一届政府能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进行多方面改革,广纳英才加入“爱国者治港”队伍,提升政治领导水平和执行力,逐渐建构“有为政府”,并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搭上国家快速发展的列车。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开拓经济新增长点
《行政长官竞选政纲倡议书》提出香港必须加快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开拓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政贤力量建议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标准制定中心;设立一站式大湾区科创政策支援平台;开发粤港澳联通的全球旅游推广平台;建立大湾区文化遗产数字讯息共享平台等倡议,以把握大湾区机遇,落实《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
此外,政贤力量倡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建立不同部门层级的多层次沟通机制;展开粤港澳福利机构和社工资格互认;扩展医疗券使用范围,全面提升三地政府的合作效能,并促成福利过河,增加香港市民融入大湾区的诱因。
攻克深层次矛盾 解决香港长期积患
过去数年,香港受社会动乱和新冠疫情双重打击,经济民生皆受严重影响。政贤力量强调,政府需着力解决土地及房屋供应问题,明确将过渡性房屋纳入《长远房屋策略》规划,加强岩洞及地下空间规划以腾空地面空间,重新采用私人参建模式以增加公营房屋供应等;在医疗方面,政府需打破公私营体系现存的壁垒,善用中医药资源疏导医疗压力;在教育方面,建议在学校设立国情教育课程统筹主任,将国情教育、《宪法》及《基本法》教育、《港区国安法》教育纳入课程及考试体系等。政贤力量认为政府未来施政需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精神和勇气,全力攻克深层次矛盾。
凝聚共识 出谋献策
政贤力量主席苏祉祺博士相信《倡议书》能有助政府攻克房屋、医疗、教育等深层次矛盾,并为香港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苏祉祺指出,“爱国者治港”应是每一位香港市民的共同纲领,香港要达成良政善治,社会各界都需要挺身而出,为政府出谋献策、奉献智慧,凝聚力量,共同勾画香港愿景。智库定将继续为特区政府建言献策,为香港培育优秀人才,推动香港迈向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彰显“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中评社香港4月25日电/政贤力量今日(4月25日)向李家超竞选办公室提交《行政长官竞选政纲倡议书》,政贤力量主席苏祉祺、总干事姚子逸、起草委员何子煜及杨梓佑作为代表递交,竞选办两位副主任梁宏正和霍启刚代表接收。
《行政长官竞选政纲倡议书》就10个不同的政策范畴,合共提出171条政策倡议,涵盖“教育政策及青年发展”、“人力资源及社会福利”、“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环境可持续发展”、“金融发展及税务政策”、“创新科技及工业”、“土地供应及房屋”、“文化体育及旅游”、“交通运输及物流”、“医疗政策”等十大范畴。希望新一届政府能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进行多方面改革,广纳英才加入“爱国者治港”队伍,提升政治领导水平和执行力,逐渐建构“有为政府”,并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搭上国家快速发展的列车。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开拓经济新增长点
《行政长官竞选政纲倡议书》提出香港必须加快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合作,开拓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政贤力量建议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标准制定中心;设立一站式大湾区科创政策支援平台;开发粤港澳联通的全球旅游推广平台;建立大湾区文化遗产数字讯息共享平台等倡议,以把握大湾区机遇,落实《十四五规划》赋予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
此外,政贤力量倡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建立不同部门层级的多层次沟通机制;展开粤港澳福利机构和社工资格互认;扩展医疗券使用范围,全面提升三地政府的合作效能,并促成福利过河,增加香港市民融入大湾区的诱因。
攻克深层次矛盾 解决香港长期积患
过去数年,香港受社会动乱和新冠疫情双重打击,经济民生皆受严重影响。政贤力量强调,政府需着力解决土地及房屋供应问题,明确将过渡性房屋纳入《长远房屋策略》规划,加强岩洞及地下空间规划以腾空地面空间,重新采用私人参建模式以增加公营房屋供应等;在医疗方面,政府需打破公私营体系现存的壁垒,善用中医药资源疏导医疗压力;在教育方面,建议在学校设立国情教育课程统筹主任,将国情教育、《宪法》及《基本法》教育、《港区国安法》教育纳入课程及考试体系等。政贤力量认为政府未来施政需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精神和勇气,全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