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黄友嘉谈抗疫与重启经济
中评社香港3月1日电(记者 郭至君)香港第五波疫情愈演愈烈,对本港经济、民生产生了巨大冲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友嘉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就疫情中长期状况判断,如何恢复香港经济动力等问题表达了其见解。他提别强调,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抗击疫情,但在疫情缓和之后,港府必须将与内地通关的事宜定制详细的时间表,不可继续拖延,令香港成为一座孤岛。
黄友嘉表示,其实,Omicron病毒最先并不是在香港爆发,我们已经看到其在外国爆发时的传染力惊人,但香港特区政府对此却仍然是“见一步行一步”,“临时抱佛脚”。本来现在在建的隔离设备、方舱医院就应该有两手准备,因此香港非常需要一个前瞻性的抗疫政策。过去我们的抗疫政策“两头不到岸”,导致香港变成一个孤立的地方,既无法参与内地的内循环,也无法参与国际的大循环,这个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此,香港特区政府必须重视,当然,目前的最大、最重要的任务是抗击疫情,但当疫情受控,舒缓下来之后,也必须想想经济如何搞。
“要知道,如果过了今年,香港就已与内地三年无法通关,这个负面影响之大港府必须考虑,我觉得,港府应该对此制定时间表,今年下半年疫情受控之后正视这个问题,不可再拖。”黄友嘉说。他也强调,在第五波疫情大爆发的情况下,我们当然不可以“躺平”,“与病毒共存”是错误的,但于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与内地通关、向内地的“动态清零”看齐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需要认真讨论执行。
关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黄友嘉分析称,因为香港市场开放成熟,透明度高,监管适宜,因此可以充分给到投资者信心,令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稳固。当然,香港因疫情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所以疫情受控之后我们要奋起直追,收复失地,要更加加强发展香港的金融专业服务、人才引进等。对于未来,黄友嘉表示他是十分看好的,第一,香港作为国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确保了的,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壮大,香港的发展也会随之更好。第二,考虑到国家安全的同时又要发展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无疑是最适宜地方。香港将来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迎合国家金融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做好对外融资、对外投资的重要平台,多元化、深化我们的产品服务,比如绿色融资、债券、“一带一路”的融资等。
关于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和“一国两制”的实践,黄友嘉认为,香港回归二十五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地相当成功。过去25年是国家发展相当迅速的一段时期,香港也成功在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对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做到了设立特别行政区时的目标。不过,“一国两制”是开创性的,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香港的选举制度之前的不足之处再加上国家安全立法的缺失,导致香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使得本土反对派在制度之下横行,阻挠香港特区政府施政,阻挠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当然,现在有了国安法,完善了选举制度,可以说是把过去两个最大的缺口填补住了,因此黄友嘉对将来“一国两制”的落实乐观了很多。
黄友嘉表示,未来,香港要依靠强大国家的后盾,发挥它的作用推动国家的发展。其实“十四五”规划里已经提到,要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那么香港是中国众多城市中最有条件做好这件事的,未来香港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倚靠国家发挥对外经贸桥梁的作用。
谈到香港的社保制度,黄友嘉认为,比起全民退保,应该做有比较针对性的强积金(MPF)来逐步解决长者贫困的问题。他表示,香港市民的退休保证来自个人储蓄,应该在强化强积金和私人储蓄的基础上,对弱势群体提供补贴,用社会福利的手段来处理,这样避免浪费政府财政,也可以有效解决问题。“要解决长者贫困,不只是金钱,还有住房、医疗、安老服务等,只有配套起来,老年生活才可以得到保障,因此有限的财政资源应该用在这些地方。”他说。
中评社香港3月1日电(记者 郭至君)香港第五波疫情愈演愈烈,对本港经济、民生产生了巨大冲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黄友嘉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就疫情中长期状况判断,如何恢复香港经济动力等问题表达了其见解。他提别强调,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抗击疫情,但在疫情缓和之后,港府必须将与内地通关的事宜定制详细的时间表,不可继续拖延,令香港成为一座孤岛。
黄友嘉表示,其实,Omicron病毒最先并不是在香港爆发,我们已经看到其在外国爆发时的传染力惊人,但香港特区政府对此却仍然是“见一步行一步”,“临时抱佛脚”。本来现在在建的隔离设备、方舱医院就应该有两手准备,因此香港非常需要一个前瞻性的抗疫政策。过去我们的抗疫政策“两头不到岸”,导致香港变成一个孤立的地方,既无法参与内地的内循环,也无法参与国际的大循环,这个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此,香港特区政府必须重视,当然,目前的最大、最重要的任务是抗击疫情,但当疫情受控,舒缓下来之后,也必须想想经济如何搞。
“要知道,如果过了今年,香港就已与内地三年无法通关,这个负面影响之大港府必须考虑,我觉得,港府应该对此制定时间表,今年下半年疫情受控之后正视这个问题,不可再拖。”黄友嘉说。他也强调,在第五波疫情大爆发的情况下,我们当然不可以“躺平”,“与病毒共存”是错误的,但于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与内地通关、向内地的“动态清零”看齐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需要认真讨论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