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股吸引 外资积极加仓
中评社香港4月19日电/大公报近日报道,外资看好中国的信心并没有动摇,上月波动市况之中,外资基金积极抄底多只中资股,至今已录得可观账面利润。随着中国稳增长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有利经济稳健发展,将吸引更多外资,人民币股债资产可望迎来一波资金流入。
中国今年首季外贸“开局稳”,进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以美元计价的3月出口上升14.7%,这一方面反映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的优势,另一方面受惠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生效,带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长,中国外贸稳好,折射经济韧力强、潜力大。
稳增长政策 提振信心
不过,全球经济正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其中能源与粮食价格创新高之下,已加剧滞胀、债务违约、衰退与地缘政治局势不稳等风险。例如美国通胀率再创逾四十年新高,迫使联储局加快收水步伐,包括大幅加息与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造成市场流动性在短时间内急速收紧,金融市场恐会强烈反应,忧心美股美债等泡沫大爆破,随时触发新一波金融风暴。
与此同时,高通胀对低收入国家承受不了能源与粮食价格飞涨,爆发债务危机风险急速上升,已有发展中国家出现财困而暂停偿还外债。
欧美日恐衰退 资金急东移
因此,多个国际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其中世界贸易组织下调今年全球经济与国际贸易增长预测至2.8%与3%,分别向下修订1.3与1.7个百分点,可知道环球经济下行压力颇大,而经合组织估计俄乌冲突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损失1个百分点,并且推高通胀2.5个百分点。若然俄乌冲突比市场预期为长,实际影响将会更加大。
不过,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及欧美日加速走向衰退,中国在全球处于有利位置,可运用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空间大,包括适时运用降准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并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与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有能力抵御内外经济逆风,保持经济合理运行,提振市场信心。
事实上,包括A股与港股在内的环球股市上月经历震荡市况,但外资对中国信心并没有动摇。例如瑞银资产管理认为,中国股市可为投资者带来长期不俗的投资回报,而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在今年首季续加仓中国,旗下中国基金资产规模从去年末季54.4亿美元增加至61.54亿美元。
此外,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上月低位增持紫金矿业,而富达中国股票基金在3月也增仓多只科网股,包括腾讯、京东与网易。
外资身体力行,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并未有受到短期波动市况所影响,上月纷纷抄底中资股,迄今已累积可观账面利润。
早前因应付客户赎回而减持中国股债的欧美基金,近日亦纷纷回流,重新加注人民币资产,似乎正在酝酿新一波资金流入中国股票市场。
中评社香港4月19日电/大公报近日报道,外资看好中国的信心并没有动摇,上月波动市况之中,外资基金积极抄底多只中资股,至今已录得可观账面利润。随着中国稳增长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有利经济稳健发展,将吸引更多外资,人民币股债资产可望迎来一波资金流入。
中国今年首季外贸“开局稳”,进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以美元计价的3月出口上升14.7%,这一方面反映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的优势,另一方面受惠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生效,带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长,中国外贸稳好,折射经济韧力强、潜力大。
稳增长政策 提振信心
不过,全球经济正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其中能源与粮食价格创新高之下,已加剧滞胀、债务违约、衰退与地缘政治局势不稳等风险。例如美国通胀率再创逾四十年新高,迫使联储局加快收水步伐,包括大幅加息与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造成市场流动性在短时间内急速收紧,金融市场恐会强烈反应,忧心美股美债等泡沫大爆破,随时触发新一波金融风暴。
与此同时,高通胀对低收入国家承受不了能源与粮食价格飞涨,爆发债务危机风险急速上升,已有发展中国家出现财困而暂停偿还外债。
欧美日恐衰退 资金急东移
因此,多个国际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其中世界贸易组织下调今年全球经济与国际贸易增长预测至2.8%与3%,分别向下修订1.3与1.7个百分点,可知道环球经济下行压力颇大,而经合组织估计俄乌冲突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损失1个百分点,并且推高通胀2.5个百分点。若然俄乌冲突比市场预期为长,实际影响将会更加大。
不过,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及欧美日加速走向衰退,中国在全球处于有利位置,可运用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空间大,包括适时运用降准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并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与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有能力抵御内外经济逆风,保持经济合理运行,提振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