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台湾关押政治犯的警总景美看守所

新北市新店区的人权博物馆景美纪念园区。(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4月17日电(记者 倪鸿祥)人权博物馆景美纪念园区15日举行“大浪袭来—绿岛新生训导处再叛乱案的真相与平反”记者会及特展开幕式,还原1950年代新生训导处再叛乱案真相,这里原名警总景美看守所,专门关押接受军法审讯的军人、一般重刑犯或政治犯,这里牢房狭小简陋,3坪大小的牢房要挤下6个人。

  警总景美看守所又称二十张看守所、景美复兴山庄,后来各级军事法院、军事检察署进驻后改名新店复兴营区,后又改名白色恐怖景美纪念园区,2018年改名人权博物馆景美纪念园区,此区是戒严时期军事、政治、治安案件审讯、羁押的场所,许多政治受难者在此遭到判刑,或在这里代监执行,或短暂羁押后转送至绿岛或台东泰源监狱,馆方将昔日关押人犯的仁爱楼整理后对外开放参观。

  仁爱楼为“ㄇ”字型2层楼平房,每一边大约10多间牢房,其中一楼关押男性犯人,二楼关押女性犯人,平时完全隔离,分时间放风,男女犯人不会见面、也无法交谈。

  这里的牢房分为1坪半的个人隔离牢房,还有约3坪大、一次至少关押6人的集体牢房,除了铁门外,四周都是水泥高墙,虽然有对外窗户,但一般人几乎爬不上去,而且窗户布满铁栅栏,完全看不到看守所外的情景,与外界讯息完全隔离。

  牢房设备非常简陋,里面卫浴设备没有门,只有一个马桶和一个洗手枱,只靠一个小水泥墙遮蔽,犯人只能睡地上的木板,人犯除了放风和外役工作时间,每个犯人吃喝拉睡都在这牢房里;另外,看守所还改装二间牢房,加装厚棉垫,以避免犯人想不开自残。

关押政治犯的仁爱楼。(中评社 倪鸿祥摄)

看守内的牢房走道狭窄。(中评社 倪鸿祥摄)

3坪大小的牢房要关至少6人,而且吃拉睡都在此牢房之中。(中评社 倪鸿祥摄)

地面墙边挖出一个四方空洞,是专门送饭、送菜的地方。(中评社 倪鸿祥摄)

牢房内的卫浴设备十分简陋。(中评社 倪鸿祥摄)

牢房加装厚棉垫,以避免犯人想不开自残。(中评社 倪鸿祥摄)

墙上出示一张犯人制作随身宝的睡垫告示,说明这里的犯人生活十分克难。(中评社 倪鸿祥摄)

随身宝除了当睡垫,还可以做其他用途。(中评社 倪鸿祥摄)

仁爱楼看守所大门。(中评社 倪鸿祥摄)

新北市新店区的人权博物馆景美纪念园区。(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4月17日电(记者 倪鸿祥)人权博物馆景美纪念园区15日举行“大浪袭来—绿岛新生训导处再叛乱案的真相与平反”记者会及特展开幕式,还原1950年代新生训导处再叛乱案真相,这里原名警总景美看守所,专门关押接受军法审讯的军人、一般重刑犯或政治犯,这里牢房狭小简陋,3坪大小的牢房要挤下6个人。

  警总景美看守所又称二十张看守所、景美复兴山庄,后来各级军事法院、军事检察署进驻后改名新店复兴营区,后又改名白色恐怖景美纪念园区,2018年改名人权博物馆景美纪念园区,此区是戒严时期军事、政治、治安案件审讯、羁押的场所,许多政治受难者在此遭到判刑,或在这里代监执行,或短暂羁押后转送至绿岛或台东泰源监狱,馆方将昔日关押人犯的仁爱楼整理后对外开放参观。

  仁爱楼为“ㄇ”字型2层楼平房,每一边大约10多间牢房,其中一楼关押男性犯人,二楼关押女性犯人,平时完全隔离,分时间放风,男女犯人不会见面、也无法交谈。

  这里的牢房分为1坪半的个人隔离牢房,还有约3坪大、一次至少关押6人的集体牢房,除了铁门外,四周都是水泥高墙,虽然有对外窗户,但一般人几乎爬不上去,而且窗户布满铁栅栏,完全看不到看守所外的情景,与外界讯息完全隔离。

  牢房设备非常简陋,里面卫浴设备没有门,只有一个马桶和一个洗手枱,只靠一个小水泥墙遮蔽,犯人只能睡地上的木板,人犯除了放风和外役工作时间,每个犯人吃喝拉睡都在这牢房里;另外,看守所还改装二间牢房,加装厚棉垫,以避免犯人想不开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