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公司频发知识产权纠纷 要学会打专利战

  中评社北京4月16日电/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截至2022年4月15日,30家科创板公司披露涉及知识产权相关纠纷。其中,8家为原告,6家互为原被告,16家为被告

  4月15日,“科创板专利第一案”又有了新剧情。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达公司”)与光峰科技的专利无效行政纠纷(二审)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开庭,此次庭审采用“云开庭”的方式公开审理,并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全程直播。最高人民法院将择日宣判。此为终审,届时将终结此系列争端。

  光峰科技与台达公司的“专利纠纷”,涉及多项专利,是科创板公司专利纠纷的经典案例。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4月15日,已有30家科创板公司披露涉及知识产权相关纠纷。其中,8家为原告,6家互为原被告,另外16家均为被告。

  “在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本土科技创新企业在各个行业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争议可能成为科技创新企业的常态化业务事件。”知识产权行业知名律师、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彦雄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光峰科技与台达公司专利纠纷

  “光峰科技对本次判决有信心,认为专利权稳定。”对于4月15日开庭审理的诉讼事项,光峰科技法务中心副总经理高丽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台达公司本次诉讼的目的,是使光峰科技持有的“CN200810065225.X”号发明专利(以下简称“5255号专利”)被宣判无效。该专利名称为“基于荧光粉提高光转换效率的光源结构”,由光峰科技于2011年8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该案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当年,台达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请求,请求宣告光峰科技5255号专利无效。2020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审理后“维持5225号专利权有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