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煽动疫苗民族主义凸显美国冷战迷思

中国援助菲律宾的新冠疫苗运抵马尼拉 新华图

  中评社香港4月21日电(评论员 冬日)当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主要国家争相研发新冠疫苗时,美国就将“疫苗民族主义”的帽子扣到中国的头上,但实际上不断煽动“疫苗民族主义”的正是美国自己。美国意见领袖拼命炒作中国“疫苗外交”,从根本上还是因为你死我活、美国独尊的“冷战迷思”在作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新冠疫苗研发的国家之一。当深陷疫情的美国看到中国动作很快时,许多美国精英惊呼“中国在搞疫苗民族主义”,甚至有人预言中国会在疫苗尚不成熟时就抢先推出。而实际上,抢先推行紧急批准接种的正是美国。而中国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疫苗研发所必须的各项步骤,并无意与美国争前恐后。

  当特朗普政府退出世卫组织时,中国领导人从一开始就向世界承诺:中国疫苗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中国人说到做到,中国明确承诺向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急需。目前中国正在向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同时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

  相比之下,美国从一开始就大量囤积远超过本国人口所需的疫苗。据美国One Campaign统计,美国购买了超过12亿剂疫苗,富余5.5亿剂。除了美国自有的辉瑞、莫德纳、强生疫苗之外,美国也囤积了2000多万剂阿斯利康疫苗。

  即便如此,在3月中旬之前,美国政府一直“断然拒绝”对外援助疫苗。在邻国政府一再要求下,美国终于在3月下旬答应分别“拆借”250万剂和150万剂疫苗给墨西哥和加拿大,而且借出的还是已报告有问题的阿斯利康疫苗。甚至有拜登过渡团队的医学专家建议:反正囤积的2000万阿斯利康疫苗打不掉,乾脆全部捐了。

  在美国疫情居高不下,全球疫苗供应依然紧张时,将控制新冠疫情作为头等要务的美国政府,优先保证供应美国人口能尽快打上疫苗,这本无可厚非,甚至应当是政府的本份。但将自私自利表现得如此坦率直白,将“美国优先”贯彻得如此理直气壮的国家,在全世界大约也是独一无二了。

  就是这样,美国某些精英依然有脸指责中国和俄罗斯开展“疫苗外交”。隔三岔五,白宫和国务院记者会总有西方媒体记者问美国如何迎战中国的“疫苗外交”,美方发言人以“民主、自由、透明度”等来对中俄“疫苗外交”表达关切。自己无能并拒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还要抹黑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是“不自由、不透明”。这是何等的伪善!

  更有甚者,某些美国媒体和精英抓住一切机会,大肆渲染中国疫苗功效低、不可靠,甚至造谣中国国内疫苗注射进展相对滞后,是因为“中国拿外国人当试验品”。其心可诛!

  曾几何时,美国希望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软实力大师”约瑟夫·奈四年前还提出“金德尔伯格陷阱说”(Kindleberger Trap),亦即担心世界陷入美国领导力衰退,而崛起的中国又不愿承担国际责任,而导致全球公共产品缺乏,没有领导,危机四起的险境。

  如今,中国愿意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为急需基础设施的世界提供帮助;中国愿意拿出自己并不富裕的疫苗优先援助发展中国家,美国却又忧心忡忡,百般挑刺,甚至阻挠作梗,说到底就是美国以意识形态划界,自我标榜,唯我独尊,“老大只能我来做”的“冷战迷思”在作祟。

  深陷“冷战迷思”的华盛顿,将美中战略竞争视为影响世界秩序的模式之争,视为关乎美国是否还能主导全球的制度之争,因而对任何可能扩大中国领导力和影响力的举动都视为对美国全球领导力构成威胁和挑战。如果美国自己真有竞争力倒也罢了,美国在自身无能的情况下,千方百计遏制竞争对手,其结果不仅有损两国,还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新冠疫苗之争”只是一个例子。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布兰德斯(Hal Brands)最近在这方面很活跃,他一直在推销“美国模式”的胜算。他日前在《外交政策》撰文预言“美国迎来迟到的疫情胜利”,宣称随着疫苗注射加速推进,美国将在大国中率先形成群体免疫,从而迎来强劲复苏,重振疫苗外交,相反中国将因为在新冠疫情下发起地缘政治攻势,更加显示北京的雄心而引起世界更大的戒心。

  且不论布兰德斯透过地缘政治竞争棱镜来看待中国疫苗援外有多么扭曲,就从他看着近57万美国人死于新冠,却心安理得地高呼美国终将胜利,即可看出美国某些执迷于“民主自由终极胜利”的精英,是多么荒诞无情!

  即如中国副外长乐玉成日前所说,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竞争难以避免,但竞争应该是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作为对世界负有特殊责任的两个大国,中美要全力避免对抗,尤其要避免人为制造对抗。

  力图重拾世界领导地位的美国重新加入世卫组织,并承诺资助COVAX项目40亿美元,这是大好事,但如果美国坚持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疫苗合作只通过四方(QUAD)来进行,以期与中俄“疫苗外交”分庭抗礼,则美方还是落入冷战思维的陷阱。同样,中国在加快自己国民疫苗注射进度的同时,随着新冠疫苗产能到位,继续尽力援助发展中国家,也是大好事。

  两个大国应当互相承认对方的疫苗,甚至在研发下一代疫苗时有所合作。齐心协力尽快战胜疫情,难道不是更好吗?

中国援助菲律宾的新冠疫苗运抵马尼拉 新华图

  中评社香港4月21日电(评论员 冬日)当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主要国家争相研发新冠疫苗时,美国就将“疫苗民族主义”的帽子扣到中国的头上,但实际上不断煽动“疫苗民族主义”的正是美国自己。美国意见领袖拼命炒作中国“疫苗外交”,从根本上还是因为你死我活、美国独尊的“冷战迷思”在作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新冠疫苗研发的国家之一。当深陷疫情的美国看到中国动作很快时,许多美国精英惊呼“中国在搞疫苗民族主义”,甚至有人预言中国会在疫苗尚不成熟时就抢先推出。而实际上,抢先推行紧急批准接种的正是美国。而中国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疫苗研发所必须的各项步骤,并无意与美国争前恐后。

  当特朗普政府退出世卫组织时,中国领导人从一开始就向世界承诺:中国疫苗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中国人说到做到,中国明确承诺向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急需。目前中国正在向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同时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

  相比之下,美国从一开始就大量囤积远超过本国人口所需的疫苗。据美国One Campaign统计,美国购买了超过12亿剂疫苗,富余5.5亿剂。除了美国自有的辉瑞、莫德纳、强生疫苗之外,美国也囤积了2000多万剂阿斯利康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