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权博物馆展示政治犯牢狱起居

看守所内的福利社贩卖东西很有限,全是政治犯日常所生活用品。(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4月18日电(记者 倪鸿祥)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犯关一般在绿岛监狱或警总景美看守所,犯人在看守所从事外役劳务、赚取微薄劳务金于福利社购买日用品、水果、零食、香烟等。

  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约从1947到1987解严前,当年被关在新北市新店区的警总景美看守所(现为人权博物馆景美园区)仁爱楼的政治犯主要有二种,一是被关在绿岛监狱里不服管教的政治犯被遣送回台,这批人后来有不少被冠上“绿岛再叛乱案”罪名。二是尚待军事侦审的政治犯。

  政治犯少数时间要在看守所的洗衣工场、缝衣工场担任外役劳务,绝大多数时间都挤在1至3坪大小、四面都是厚实水泥墙的监狱里。

  看守所福利社卖的东西很简单,吃食只有水果和饼乾,水果只有香蕉、柚子、橘子、蕃茄等,饼乾类有沙其玛、爆米花及薄片饼乾等。日用品有香烟、肥皂、牙刷、牙膏、洗脸盆、卫生纸。看守所也提供信纸、信封及原子笔,让犯人在监狱里趴着写信给家人或画图消磨时间,但须经检查通过才能寄出。

新北市新店区的人权博物馆景美园区原为解严时期警总景美看守所。(中评社 倪鸿祥摄)

看守所福利社有信纸、信封与毛巾。(中评社 倪鸿祥摄)

现场展示当年政治犯写下的信件内容。(中评社 倪鸿祥摄)

政治犯只能趴在地上写信、画图消磨时间。(中评社 倪鸿祥摄)

政治犯的监牢十分狭小。(中评社 倪鸿祥摄)

福利社会贩卖牙膏、牙刷、肥皂、也有原子笔。(中评社 倪鸿祥摄)

福利社会贩卖的饼乾。(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专门关押政治犯的景美仁爱楼看守所。(中评社 倪鸿祥摄)

看守所内的福利社贩卖东西很有限,全是政治犯日常所生活用品。(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4月18日电(记者 倪鸿祥)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犯关一般在绿岛监狱或警总景美看守所,犯人在看守所从事外役劳务、赚取微薄劳务金于福利社购买日用品、水果、零食、香烟等。

  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约从1947到1987解严前,当年被关在新北市新店区的警总景美看守所(现为人权博物馆景美园区)仁爱楼的政治犯主要有二种,一是被关在绿岛监狱里不服管教的政治犯被遣送回台,这批人后来有不少被冠上“绿岛再叛乱案”罪名。二是尚待军事侦审的政治犯。

  政治犯少数时间要在看守所的洗衣工场、缝衣工场担任外役劳务,绝大多数时间都挤在1至3坪大小、四面都是厚实水泥墙的监狱里。

  看守所福利社卖的东西很简单,吃食只有水果和饼乾,水果只有香蕉、柚子、橘子、蕃茄等,饼乾类有沙其玛、爆米花及薄片饼乾等。日用品有香烟、肥皂、牙刷、牙膏、洗脸盆、卫生纸。看守所也提供信纸、信封及原子笔,让犯人在监狱里趴着写信给家人或画图消磨时间,但须经检查通过才能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