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港要无病强身干出结果

昨晚七时许,李家超在中环广场大堂会见传媒。(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吸逾700提名今报名 三场交流再阐释施政理念

  已宣布参加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的李家超,昨日一连三场与不同界别约百名选委见面,进一步阐释自己的施政理念,并听取选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选委们对李家超的施政理念表示认同,并关注房屋、青年发展、国民教育、中医药业发展等不同范畴的问题(见表)。李家超表示会尽量将大家的意见融合到政纲中,强调不能流于纯口号,“因为若没有结果,不算解决问题。”截至昨日下午6点,李家超已收到超过700位选委提名,他将于今日正式报名参选。

  昨日上午9时,李家超前往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与选举委员会第一界别商界(第三)十多位选委等会面,交流施政理念,并听取中资企业对于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不同环节意见。李家超会后表示,他在会上再次阐释他“施政以结果为目标、全面提升竞争力、奠定稳固基石”的施政理念:“第一香港要稳固,不会病。第二香港要有竞争力,即是强壮了。没病、强身,之后就要干事,要做出成绩,就是我的第三大重点,以结果为目标,这就是我三方面的概念。”

  指法例过时就要改

  昨日下午,李家超又先后举行两场“与选委网上交流会”,并同步直播。多位选委提到如何提升本港工业竞争力,例如结合创科、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十四五”规划、整合资源和建立协调机制提升效率等,发展中医药界、吸引人才等不同范畴问题。李家超表示,整个社会要提升竞争力,政府和业界都有角色,优势互补,政策措施亦要因时制宜,如法例过时就要修改,有需要就要制订新法例。“我们不能流于纯口号,我提出要以结果为目标,因为若没有结果,不算解决问题。”

  他说:“我们过去经历一些伤痛的经验,我会针对不同环节,研究风险位,从而做好预案和处理方法,确保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有应对措施,破解风险,将破坏性减到最低。在解决问题时,我的理念是强调团队精神,有『我和我们』的团队文化,共同解决问题,『同为香港开新篇』。例如在抗击疫情时,大家团结一致,我很有信心社会能在这基础上动起来,凝聚力量解决问题。”

  政纲未涵盖并非不关注

  他表示,各位选委提出的问题、意见和观点,他都非常重视,都很有参考价值。“我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刚才大家提到的很多问题,要慢慢、逐步解决,但我也是一个追求速度和结果的人,所以在这方面,我和团队会尽量将大家的意见融合到政纲。”

  但他坦言,在有限时间内撰写政纲,未必能在各个方面做到细致,政纲涵盖范围代表整体意见的综合,强调政纲未涵盖的内容不代表他不关注,希望大家理解,他关注的就是整个社会关注的地方。李家超并指在报名参选后,会继续举行不同谘询会,收集对政纲的意见。

  完成三场见面活动后,李家超见媒体时表示,截至昨日傍晚6时已收到700多张选委提名票,将于今日报名参选。李家超竞选办昨晚透露,他将于今日上午约9:30交表正式报名参选。

  二十三条立法是优先工作

  李家超昨日回应传媒提问时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亦会是他其中一项优先工作。他强调,香港若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

  李家超昨早会见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代表后见媒体时,被问到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是否属于应优先处理的工作。他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将是他的其中一项优先工作。

  他又指,香港稳定及安全的环境涉及不同范畴,国家安全当然是其中一范畴,另外还有风险管理、应急方案以及确保金融系统可应付挑战和风险等方面,香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不同领域中突如其来的考验,减轻影响并尽可能做好。如果任何范畴被攻击,而不去管理或应对好,对其他范畴也会有影响。“香港若没有稳定,便没有繁荣,稳定和安全的环境对香港、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谈抗疫策略:一定要连接国家

  李家超前日“一日跑十场”拜会不同团体和政党,社会都关注他们交流的具体内容。李家超Facebook专页昨日就放出“精华版”短片,当中谈及通关议题时,他坦言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与外国接轨都很重要,但与外国接轨的决定权在香港,故其抗疫策略一定要连接国家,倘香港的措施配合不到内地防疫抗疫目标,两地将难以恢复正常通关,“这样香港的前途或发展会有非常大限制。”

  李家超在另一场交流活动指出,是次第五波疫情在国家提供大量资源下“搞掂”,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是天之骄子,有国家、有大湾区在背后,其预案是与大湾区的周边城市建立机制,在不够资源、人力、物力时请求帮忙,“这样的安全系数是无限的。”他亦指出,是次疫情大家动员社区力量一起抗疫,各界捐钱、捐物资、捐地,一起派物资包,这让“同为香港开新篇”的可能性很大。

  优先议题 要尽快看到成果

  在短片中,李家超亦提到修例风波事件,指出其施政方向之一强调要为香港发展稳固的环境,是因为2019年所发生一系列的事,对香港造成很大伤痛,虽然在过程中已作处理,但最大的教训是显示了香港有些风险没有好好处理。

  他在另一场会面则强调,自己也实事求是地知道要逐步解决不同问题,所以必须要定下优次,“所以大家将来都会见到,我首先会将某一些问题先处理,集中力量,当有成果,大家就觉得这个方向『真系得』,就有更多人『上车』、更多人认同,我所讲的一加一大于二,那个机会及成绩会更好。”

  李家超昨日下午先后与约100名选委进行两场网上交流会,并同步直播,有62位选委发表意见和提问。香港文汇报记者昨日发现李家超在约3个小时的长时间交流中,不时提笔将多名选委的建议逐一记下,足见诚意。

  香港文汇报记者观察到,李家超在听到多名选委的建议时都有认真地“抄笔记”,当中包括有选委提到青年人的爱国情怀培养、推行普通话,有选委提到基建房屋界人手不足问题、行政需要拆墙松绑、专业领导专业等问题,以及中医界选委反映的中医界发展的问题等等,都认真记录了下来。

  街坊暖心打气 网民赞得民心

  李家超前日“一日走十场”,除了收获不同界别人士的认同、支持及宝贵意见外,也在沿途得到市民暖心的打气。他昨日在Facebook发帖,指自己在紧凑行程中,几次遇上市民暖心的打气和拍照,直言非常开心,“平日都会到街上走走,光顾小商店,听听市民所思所想,接下来希望会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市民,听到他们的声音。”

  从李家超Fb的短片看到,有女街坊见到李家超立即上前合照,亦有街坊上前拍下李家超的相片,并向他表示“辛苦晒,李生,唔该晒、唔该晒”,而李家超还说“大家加油”,互相勉励。

  不少网民亦留言支持李家超参选。网民“Victor Chan”说:“家超接地、必得民心。”“Tim Wong”亦指:“上下同心者胜。”“Bonnie Chan”则表示:“喺呢个艰难时期李生都肯为香港付出,真系多谢你!”

  多渠道搜意见

  李家超昨日在“李家超 John Lee 2022”以“争取支持不停步”为题发帖指,“时间不会等人,选举日程紧凑”。他说,昨日虽然大部分时间留在竞选办,“我没有一分钟停下来,开足『Turbo』,打电话向选委介绍我的参选理念,与选委网上交流,听取他们的声音,为撰写政纲做准备。欢迎市民加入和我一起写政纲,有意见在我的脸书专页留言给我。”

  李家超分别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平台开设专页、频道,诚邀各界赞好、追踪及留言提出宝贵意见,或将意见电邮至电子邮箱:info@johnlee2022.hk。

  选委提建议

  土地房屋

  ◆恒地联席主席李家诚:房屋问题是特区政府首要处理的问题,我们愿意与特区政府商讨,如何协助基层家庭改善居住环境,建议透过简化土地发展过程,尽快缩短公营及私营房屋的建屋时间。

  ◆新地执行董事郭基煇:建议特区政府参考内地,善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缔造多赢方案,转换农地用途往往需时10至15年,将官地变成公营房屋,亦要11至14年,故建议特区政府做好基建先行,解决干道、铁路、供水排污设施不足问题;放宽新界区地积比;委任高级问责官员,督导住屋规划尽快上马。

  教育

  ◆工程师梁广灏:香港最需要加强推行国民教育及中国历史教育,让年轻人的思想重返正轨。

  ◆航运交通界选委陈国盛:香港奉行两文三语的原意是好,但却令教育局忽视中文,更将中国历史订为非必修科目,做法大错特错,期望教育局要完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爱国情怀及民族观念。

  ◆进出口界选委张明敏:建议设立中国共产党党史馆,加强年轻人对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并建议特首及立法会议员可多使用普通话发言,长远加强推行普通话教育。

  工业

  ◆纺织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陈亨利:建议特区政府成立纺织及制衣业的持续发展基金,支持研发结果落地;并建议成立纺织制衣策略发展委员会,为业界发展作详细研究,订立关键绩效指标,使资源用得其所。

  医疗

  ◆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特区政府应健全基层医疗网,善用家庭医生及普通科门诊服务,解决依赖公立医院急症室问题,并设立基层医疗管理局,使私营医疗人手能更灵活调配。

  中医药

  ◆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会长李应生:希望为两地中医药界建立定期交流机制,使一旦有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启用紧急应变方案;加强中医药的科普教育,在中小学课程增设中药常识元素。

  ◆中医师李嘉欣:港大、中大、浸大都有中医学院,希望从教育上促进中西医协作,包括进一步促进中医学习西医、西医学习中医。

  文化

  ◆八和会馆主席汪明荃:特区政府应设法以政策协助香港艺团到大湾区演出,并在未来设专责部门处理相关事宜。

  体育

  ◆香港女子乒乓球代表队主教练李静:期待新一任特首“出尽力”支持体育发展,特别加强香港与内地体育机构的紧密合作。

昨晚七时许,李家超在中环广场大堂会见传媒。(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吸逾700提名今报名 三场交流再阐释施政理念

  已宣布参加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的李家超,昨日一连三场与不同界别约百名选委见面,进一步阐释自己的施政理念,并听取选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选委们对李家超的施政理念表示认同,并关注房屋、青年发展、国民教育、中医药业发展等不同范畴的问题(见表)。李家超表示会尽量将大家的意见融合到政纲中,强调不能流于纯口号,“因为若没有结果,不算解决问题。”截至昨日下午6点,李家超已收到超过700位选委提名,他将于今日正式报名参选。

  昨日上午9时,李家超前往香港中国企业协会,与选举委员会第一界别商界(第三)十多位选委等会面,交流施政理念,并听取中资企业对于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不同环节意见。李家超会后表示,他在会上再次阐释他“施政以结果为目标、全面提升竞争力、奠定稳固基石”的施政理念:“第一香港要稳固,不会病。第二香港要有竞争力,即是强壮了。没病、强身,之后就要干事,要做出成绩,就是我的第三大重点,以结果为目标,这就是我三方面的概念。”

  指法例过时就要改

  昨日下午,李家超又先后举行两场“与选委网上交流会”,并同步直播。多位选委提到如何提升本港工业竞争力,例如结合创科、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十四五”规划、整合资源和建立协调机制提升效率等,发展中医药界、吸引人才等不同范畴问题。李家超表示,整个社会要提升竞争力,政府和业界都有角色,优势互补,政策措施亦要因时制宜,如法例过时就要修改,有需要就要制订新法例。“我们不能流于纯口号,我提出要以结果为目标,因为若没有结果,不算解决问题。”

  他说:“我们过去经历一些伤痛的经验,我会针对不同环节,研究风险位,从而做好预案和处理方法,确保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有应对措施,破解风险,将破坏性减到最低。在解决问题时,我的理念是强调团队精神,有『我和我们』的团队文化,共同解决问题,『同为香港开新篇』。例如在抗击疫情时,大家团结一致,我很有信心社会能在这基础上动起来,凝聚力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