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今年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500余万亩
中评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张爽)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4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水利部准备实施大约90处大型灌区、480多处中型灌区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渠系工程和计量监测设施,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500余万亩。
魏山忠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的粮食从哪来,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是10.37亿亩,占到耕地面积的54%。在54%的灌溉面积里面,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所以,粮食要稳产,无疑灌区建设极为重要,尤其大中型灌区。现在大中型灌区有70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5.2亿亩,这是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主要产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所谓灌区,通俗地讲就是旱能灌、涝能排,粮食有这样的条件,一定是稳产高产。因此,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对巩固和增加灌溉面积、提升粮食产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魏山忠表示,今年,我们在灌区建设和改造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举措:
首先,要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有些灌区可能修建年代已久,今年我们准备实施大约90处大型灌区、480多处中型灌区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渠系工程和计量监测设施,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500余万亩。同时,我们还要做好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衔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我们想,要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衔接,优先将这些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它才真正是货真价实的高标准农田。我们还准备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灌区,打造一批现代化数字灌区。
其次,要积极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要加快在建大型灌区的建设,促进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同时,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新增储备灌溉耕地潜力大的地区,我们还要新建一批灌区。我们有些地方水土资源比较适宜,也有潜力发展,比如像广西大藤峡、海南牛路岭、江西大坳等一批灌区。这些项目实施完成以后,可以增加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500万亩左右。此外,我们还计划结合引调水和水源工程建设,谋划再改造、再新建一些灌区,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