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掀金融战 各国加速去美元化
中评社香港4月6日电/大公报报道,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再创26年新低,反映全球不断减持美元资产,而俄乌冲突事件,更有可能成为美元霸主地位衰落的重要转捩点。目前各国加快减少依赖美元,增加使用非美元货币作交易、结算与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直言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或会能削弱美元主导地位,而华尔街大行说得更坦白,形容当前美元景况好像上世纪初期地位由强转弱的英镑。
美元汇价走势比预期更差,即使联储局委员普遍预期今年内大幅加息,但美元汇价上升动力依然有限,并回软至一个月低位,目前美汇指数只能在98水平拉锯,乏力上破102的两年高位。
美元全球外储占比不足六成
美汇表现不济,与市场关注美国滞胀危机加剧、经济滑坡与债务风险急升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上周五表面看不俗,失业率回落至3.6%,但这反映疫情困扰下,劳动人口持续紧张,工资上升压力持续,消费物价指数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很大。
俄乌冲突或成为衰落转捩点
同时,值得留意的是,美国2月个人支出近乎零增长,仅微增0.2%,与1月经修订的2.7%增幅,呈现大幅回落,可知道物价高涨对个人开支影响很大,严重冲击经济,令美国滞胀危机进一步深化。
此外,过去四十多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不断下降,从1977年最高85%减少至去年底的58.81%,再创26年新低。虽然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之中仍是“一家独大”,但霸主地位已响起警号了。
俄乌冲突事件有可能成为美元霸主地位衰落的重要转捩点。全球各国加快减少依赖美元,推动非美元货币作为交易、结算与储备。
目前包括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已以人民币作石油交易结算,未来沙特也将会加入,直接冲击石油美元的格局,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在未来五年至十年内随时跌破50%重要水平。
同时,全球去美元化,给予人民币等新兴货币弯道超车的机会。例如去年底巴西外储之中,人民币占比上升至4.99%,欧元占比则为5.04%,而美元占比虽高达80.34%,但却是8年最低。从巴西外储资产分布,可见全球持续减持美元,同时大增人民币配置,可知道美元地位正在下降,人民币国际储备功能持续增强,这从巴西外储的人民币占比直逼欧元可以反映出来。
人民币国际地位逐步提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出警告,直言对俄罗斯金融制裁可能削弱美元主导地位。华尔街大行高盛说得最坦白,形容当前美元好像二十世纪初期的英镑。事实上,一百年前的英镑,面临不少挑战,一哥地位开始摇摇欲坠,似乎暗示美元地位走下坡,由强转弱。
其实,债务超逾30万亿美元的美国,动辄将金融作武器,一再打击全球对美元的信心,美元霸主地位走向衰落是迟早的问题。
上世纪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由于债台高筑,英镑吸引力大降,地位一落千丈,一哥地位正式被美元取代。今回历史随时会重演,美元正逐步走上英镑衰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