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鹭普查 台湾记录3824只占全球6成

2022黑面琵鹭普查成果出炉,台湾共记录到3,824只,占全球数量的62.1%,图左为黑面琵鹭亚成鸟,右为黑面琵鹭成鸟。(照片:林务局提供)

  中评社台北4月8日电/2022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出炉,全球黑面琵鹭族群数量高达6162只,其中台湾共记录到3824只,占全球数量的62.1%,数量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嘉义地区的黑面琵鹭数量成长最为明显。台“农委会”林务局表示,从各区数据的变化来看,黑面琵鹭在台湾不只是数量持续增加,也持续扩大度冬栖地范围,全台共13县市记录到黑面琵鹭。

  黑面琵鹭被列为濒临灭绝动物保护,每年10月会从台湾北方的韩国或大陆东北地区,飞到台南七股曾文溪口来渡冬,一直待到翌年的3月至5月左右,才陆续飞离台湾,这一段时期是七股赏黑面琵鹭的最佳时机。
  
  台媒报道,“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是由香港观鸟会所发起,每年固定于1月召集各国调查员协力同步调查,野鸟学会执行林务局“绿网关注鸟类族群调查暨保育教育计划”,统筹联系全台鸟友协力进行黑面琵鹭普查工作。

  根据普查资料,2022年全球普查于1月8日至9日期间进行,继去年记录到5222只的新高后,全球数量持续创新高,今年共记录到6162只黑面琵鹭,除了澳门与菲律宾外,各度冬区的数量都有增加,整体相较2021年大幅增加940只。

  其中,台湾是成长幅度最明显的地区,全台共调查3824只,超过全球总数6成,相较去年,增加692只、增加幅度22.1%,族群数量保持上升趋势。

休息和理羽中的黑面琵鹭。(照片:林务局提供)

  台湾的黑面琵鹭主要度冬在西南沿海,超过9成以上的族群集中分布在台南、嘉义、高雄及云林,其中今年台南的数量有2158只(56.4%),嘉义则有962只(25.2%),高雄有369只(9.7%)等。

  特别的是,今年有较多零星的黑面琵鹭出现在其他县市,包含台北、桃园、新竹、彰化、花莲及台东等地都同时有1至5只不等的度冬个体,总共13个县市记录到黑面琵鹭,是同步普查有史以来现踪最多县市的纪录。

  林务局表示,至于从各区数据的变化来看,黑面琵鹭在台湾不只是数量持续增加,也持续扩大度冬范围,今年台南、高雄、云林的数量维持在小幅度的变化,数量增加最显着的区域则在嘉义布袋,总数量为783只,对比去年栖地乾旱的状态,今年水域环境状况较佳,增加了564只,也刷新嘉义地区普查的最大量。

  林务局指出,此外,今年最特殊的现象为往年不常有黑面琵鹭度冬的县市,今年却同时有许多零星个体度冬,让各地调查员也非常惊喜,像是台东是首次普查当日记录到黑面琵鹭,桃园、彰化、花莲也已有多年在普查期间无纪录。

  林务局表示,近期正值黑面琵鹭的北返季节,期待未来族群数量持续上升,早日脱离濒危名单。

2022黑琵同步普查分布图。(照片:林务局提供)

2022黑面琵鹭普查成果出炉,台湾共记录到3,824只,占全球数量的62.1%,图左为黑面琵鹭亚成鸟,右为黑面琵鹭成鸟。(照片:林务局提供)

  中评社台北4月8日电/2022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出炉,全球黑面琵鹭族群数量高达6162只,其中台湾共记录到3824只,占全球数量的62.1%,数量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嘉义地区的黑面琵鹭数量成长最为明显。台“农委会”林务局表示,从各区数据的变化来看,黑面琵鹭在台湾不只是数量持续增加,也持续扩大度冬栖地范围,全台共13县市记录到黑面琵鹭。

  黑面琵鹭被列为濒临灭绝动物保护,每年10月会从台湾北方的韩国或大陆东北地区,飞到台南七股曾文溪口来渡冬,一直待到翌年的3月至5月左右,才陆续飞离台湾,这一段时期是七股赏黑面琵鹭的最佳时机。
  
  台媒报道,“黑面琵鹭全球同步普查”是由香港观鸟会所发起,每年固定于1月召集各国调查员协力同步调查,野鸟学会执行林务局“绿网关注鸟类族群调查暨保育教育计划”,统筹联系全台鸟友协力进行黑面琵鹭普查工作。

  根据普查资料,2022年全球普查于1月8日至9日期间进行,继去年记录到5222只的新高后,全球数量持续创新高,今年共记录到6162只黑面琵鹭,除了澳门与菲律宾外,各度冬区的数量都有增加,整体相较2021年大幅增加940只。

  其中,台湾是成长幅度最明显的地区,全台共调查3824只,超过全球总数6成,相较去年,增加692只、增加幅度22.1%,族群数量保持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