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庆:降低重症死亡的最好措施是接种疫苗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 海涵)4月6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降低重症、降低死亡最好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
有记者提问,据有关专家介绍,本轮吉林疫情中重型以及危重型病人出现高龄、接种疫苗比例低,以及基础疾病比较严重的特点。请问,这是否进一步佐证了在面对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时,如果老年人不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将面临更大的重症风险?
王华庆表示,在吉林有一所定点收治新冠病人的医院,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中,接种疫苗两针的比例仅为15%左右,和全国的接种水平相差还是很大的。重症患者也确实出现了高龄未接种疫苗和高龄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特点。我们知道,在没有疫苗之前,导致重症和死亡的两个风险因素,一个是高年龄,一个是有基础性疾病,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接种疫苗。
王华庆说,奥密克戎变异株除了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还有传播过程隐匿的特点,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后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降低重症、降低死亡最好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让我们把减少重症和减少死亡的措施关口前移,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方面起到了作用。
王华庆表示,前一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在评价新冠病毒疫苗对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有效性时用了一个词“目前我们现在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极其有效”或者说“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效”,可以看到国际上对于新冠病毒疫苗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作用的证实。这里要强调一下,没有打疫苗的人如果打了疫苗,要产生保护作用要有一段时间,通常是全程之后14天之后会产生比较好的作用。“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应尽快接种疫苗,尤其是现在在奥密克戎流行阶段传播风险增大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