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专家议香港各界需坚持动态清零

“团结卓尔论坛”邀请到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守护香港 逆境自强”分享看法(图片来自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2月22日电(记者 张心怡)团结香港基金昨日下午举办“团结卓尔论坛”,邀请到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守护香港 逆境自强”分享看法,为战胜疫情集思广益。专家学者均表示,面度来势汹汹的疫情,社会各界需通力合作,同心抗疫,坚持“动态清零”。

  团结香港基金副主席、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以《向所有守护香港的抗疫战士致敬》为题致辞,向医护人员、运输物流界、商界、大小商户、每一位市民义工、特区政府、中央有关部门以及驰援香港的内地各方力量致以敬意,感谢他们守护香港、协助香港抗疫。他亦提到,如今大批市民冒着风雨排队去打针,以提高接种率,配 合动态清零,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抗疫行为,是平凡中了不起的勇气,值得赞赏。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强调,香港不能采用欧美国家的与病毒共存策略,“与病毒共存”等同“与病毒共赴黄泉”,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他表示,如果香港的每天确诊人数升至五位数,将患者送到方舱医院隔离或不实际,应阻截患者数量增加,将重症送到公立医院甚至是私家医院;如要实施家居隔离,必须做到内地的 “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否则只会容许病毒在社区扩散。

  卢宠茂建议,疫情之下大家要团结一致抗疫。小部分人的自由或会受到限制,但只有做到清零,才能保障大部分人的自由与健康。他呼吁普通市民减少外出,在家“躺平”,就能为香港抗疫作出贡献,社会各界应支持政府坚持向动态清零目标前进。

团结香港基金副主席、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图片来自直播截图)

  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教授表示,疫情对环球经济带来史无前例的冲击,包括对供应链带来不确定性;但香港的供应链有内地保障,民生不会受影响。他指出,香港作为高度开放型经济体,“人才供应链”受阻是最大的影响,高端人才短缺,影响各行业发展。

  王于渐建议,特区政府应重新思考房屋政策,启动出售公营房屋,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关措施一方面能推动资本市场与金融业发展,另一方面让更多市民成为业主,有助缩窄贫富差距,并鼓励更多市民投身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林顺潮医生表示,香港的唯一选择是清零。他建议全民戴N95口罩,在香港建立大量方舱医院,将重症与轻症患者分流,并参考内地经验结合中药治疗,有望在两至四个星期内将疫情扭转。他亦强调,香港必须以新思维应对疫情,并考虑用社区设施作隔离设施,从而实现真正清零。
 
  团结香港基金总裁郑李锦芬表示,这次世纪疫情颠覆了全世界每一个人的生活和秩序,香港亦面临疫情失控的危机,人心惶惶。但在危急关头,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怀下,国家给香港大力支援,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抗疫战。作为全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仲裁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香港应思考并探讨实现动态清零的同时, 如何与国际接轨,促进经济复苏,并确保国际枢纽地位与竞争力。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图片来自直播截图)

香港大学首席副校长王于渐教授(图片来自直播截图)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林顺潮医生(图片来自直播截图)

“团结卓尔论坛”邀请到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守护香港 逆境自强”分享看法(图片来自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2月22日电(记者 张心怡)团结香港基金昨日下午举办“团结卓尔论坛”,邀请到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守护香港 逆境自强”分享看法,为战胜疫情集思广益。专家学者均表示,面度来势汹汹的疫情,社会各界需通力合作,同心抗疫,坚持“动态清零”。

  团结香港基金副主席、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陈智思以《向所有守护香港的抗疫战士致敬》为题致辞,向医护人员、运输物流界、商界、大小商户、每一位市民义工、特区政府、中央有关部门以及驰援香港的内地各方力量致以敬意,感谢他们守护香港、协助香港抗疫。他亦提到,如今大批市民冒着风雨排队去打针,以提高接种率,配 合动态清零,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抗疫行为,是平凡中了不起的勇气,值得赞赏。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强调,香港不能采用欧美国家的与病毒共存策略,“与病毒共存”等同“与病毒共赴黄泉”,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他表示,如果香港的每天确诊人数升至五位数,将患者送到方舱医院隔离或不实际,应阻截患者数量增加,将重症送到公立医院甚至是私家医院;如要实施家居隔离,必须做到内地的 “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否则只会容许病毒在社区扩散。

  卢宠茂建议,疫情之下大家要团结一致抗疫。小部分人的自由或会受到限制,但只有做到清零,才能保障大部分人的自由与健康。他呼吁普通市民减少外出,在家“躺平”,就能为香港抗疫作出贡献,社会各界应支持政府坚持向动态清零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