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论:北京冬奥会历史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予以诠释。由于这是在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举行的,所以如何保证各国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众多工作人员在冬奥会期间不受感染,确保防疫成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去年东京在推迟一年后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虽然几乎所有赛事均为空场举行,但其防疫远不如北京成功,运动员甚至整个团队因感染而弃赛的案例比比皆是,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泡泡防疫”等匠心独具的措施,赢得了国际奥会相关官员和各国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的交口赞誉,国际社会对此页是好评如潮。北京冬奥会医疗专家组首席专家布莱恩·麦克洛斯如此表示:冬奥会闭环内可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对如期举办冬奥会的决心从未发生过任何动摇,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仅从两个数据就足以看出强烈的反差:出席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只有国际奥会、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奥会官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加在一起是1000人,而北京冬奥会是3万人。另外虽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上演了所谓“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闹剧,但出席北京冬奥会的各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多达32位,其中如新加坡总统等6人都是来自没有运动员参赛的国家,因为他们的国家终年没有冰雪。而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仅有法国总统马克龙,而且这还是因为巴黎是下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另外再加上拜登夫人而已。
2月3日晚即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白宫也点亮了红白蓝三色灯光,为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美国运动员加油,连拜登本人也收看了开幕式的转播,这算是为此前的抵制闹剧收场了。美国滑雪运动员布伦克在北京期间表示,在美国他看到了各种关于北京冬奥会的负面报道。“那些其实都是假的。实际上一切都很了不起。所有人,从工作人员到核酸检测员,到住宿条件,这是我们参加过的水准很高的冬奥会。”他还感谢中国为各国运动员举办了一届伟大的奥运会。
从各国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大量报道,也足以说明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在整个国际社会引人关注。由于采用了5G技术助力超高清转播,所以北京冬奥会是历届冬奥会中收视率最高的。据国际奥运会新闻发言人亚当斯在冬奥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进行了190分钟的直播,美国有1亿观众收看了开幕式。澳大利亚授权转播商则透露:他们转播的开幕式收视率比上届提升了331%!在德国、奥地利、挪威、瑞典等冬奥强国,赛事收视率也出现了成倍增长的现象。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如此收视奇迹,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北京冬奥会首次在冬奥会上使用了UHD和HDR技术,也就是超高清和高动态范围的4K技术来进行转播和制作,这显然是得益于中国在5G技术使用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此外,云转播也是北京冬奥会的一大特色。这使得转播商可以远端制作内容,实现信号的及时传输。不必到现场,不必到赛事举办地,就可以制作相关内容。据介绍,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在北京冬奥会为转播商提供了超过6000小时的内容,其中比赛内容近1000小时,所有内容均可满足不同平台、不同媒体的数位转播要求。
至于各种“黑科技”在冬奥会上的广泛使用,更是让各国运动员和观众瞠目结舌,大呼意外。例如奥运村宿舍中床的多种功能,奥运村餐厅中的自动送餐,都让参赛运动员和教练员们点赞不已,感到匪夷所思。而北京和延庆以及张家口之间的交通之便捷、冬奥会专用车辆均为氢能源车,制冰所用原料居然是二氧化碳,甚至都根本不用火炬台,也看不到熊熊燃烧的火炬,这些创意在奥运会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完全是颠覆性的,连国际奥会开始对此都无法接受,但这些理念都高度契合碳中和的全球发展大势,无疑是深得人心的。
虽然冬奥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和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同样是张艺谋,但设计开幕式的指导思想却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巨大变化。上次是中国首次主办奥运会,所以采用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人海战术,通过长年累月极为艰苦和苛刻的训练,来表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而这次不再动用专业演员,而是均由大中小学生参演,包括请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引吭高唱奥运会会歌。至于采用二十四节气来倒计时,更是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全世界获得好评如潮。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的时间长度和成本远低于上届,但效果显然更胜一筹,而且也充分体现了“简约”这一首要的指导思想。由此也不难看出,经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人民更充满了自信。英国《卫报》的文章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体现了对不同文明的尊重。
当前国际局势波诡云谲,新冠疫情阴霾不散,全世界渴望共克时艰、携手向前的愿望从未像现在这么强烈。中国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这是中国履行大国职责,展现大国智慧、大国担当的一场人类盛典。
上届奥运会前夕的2007年,中国GDP仅为27万亿元,而2021年已超过114万亿元,短短14年期间翻了两番还多,中国早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与美国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再过14年中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届时中国无疑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也更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是毫无疑义的。北京冬奥会的巨大成功以及全球对这届冬奥会的强烈反响清楚表明: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信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的前进步伐。在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目前正踔厉奋发向第二个百年目标挺进之际,永垂史册的北京冬奥会无疑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在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北京冬奥会所具有的历史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今后中国的持续发展将不断证明这一点。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予以诠释。由于这是在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举行的,所以如何保证各国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众多工作人员在冬奥会期间不受感染,确保防疫成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去年东京在推迟一年后举办了夏季奥运会,虽然几乎所有赛事均为空场举行,但其防疫远不如北京成功,运动员甚至整个团队因感染而弃赛的案例比比皆是,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泡泡防疫”等匠心独具的措施,赢得了国际奥会相关官员和各国参赛运动员、教练员的交口赞誉,国际社会对此页是好评如潮。北京冬奥会医疗专家组首席专家布莱恩·麦克洛斯如此表示:冬奥会闭环内可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对如期举办冬奥会的决心从未发生过任何动摇,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仅从两个数据就足以看出强烈的反差:出席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只有国际奥会、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奥会官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加在一起是1000人,而北京冬奥会是3万人。另外虽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上演了所谓“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闹剧,但出席北京冬奥会的各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多达32位,其中如新加坡总统等6人都是来自没有运动员参赛的国家,因为他们的国家终年没有冰雪。而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仅有法国总统马克龙,而且这还是因为巴黎是下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另外再加上拜登夫人而已。
2月3日晚即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白宫也点亮了红白蓝三色灯光,为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美国运动员加油,连拜登本人也收看了开幕式的转播,这算是为此前的抵制闹剧收场了。美国滑雪运动员布伦克在北京期间表示,在美国他看到了各种关于北京冬奥会的负面报道。“那些其实都是假的。实际上一切都很了不起。所有人,从工作人员到核酸检测员,到住宿条件,这是我们参加过的水准很高的冬奥会。”他还感谢中国为各国运动员举办了一届伟大的奥运会。
从各国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大量报道,也足以说明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在整个国际社会引人关注。由于采用了5G技术助力超高清转播,所以北京冬奥会是历届冬奥会中收视率最高的。据国际奥运会新闻发言人亚当斯在冬奥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进行了190分钟的直播,美国有1亿观众收看了开幕式。澳大利亚授权转播商则透露:他们转播的开幕式收视率比上届提升了331%!在德国、奥地利、挪威、瑞典等冬奥强国,赛事收视率也出现了成倍增长的现象。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如此收视奇迹,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