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换电加速商业化
重新认识换电优势
“入库、换电、出库”,全程自动化,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一辆新能源汽车就又可以满电行驶了,这对于很多蔚来汽车车主来说,已是补能的习惯场景。
“与充电相比,换电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快速补能、电池升级、电池健康检测、电池包快速回收、用户按需使用灵活换电。”谈起换电的优势,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解释,这不仅是当前唯一可以和油车加油速度媲美的加电手段,而且基于换电网络实现电池升级的成本,也远低于基于常规的汽车维修体系给电池升级。
与此同时,用户在不同阶段、不同用车场景,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池。“这样既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提升了电池使用效率,不需要时时刻刻背着花很多钱买来的大电池。”沈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动车初始购车成本中,动力电池占比40%左右,“车电一体”的充电模式使整车成本大幅抬高,而车电分离模式下,电动车购置价最高可下降一半。特别是在重卡和出租车、网约车领域推广,可以提升运营效率,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此外,电池材料也可纳入循环经济中,进一步提升环保效率。
事实上,早在2011年国家电网就将电动汽车的基本商业运营模式确定为: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比如,在变电站附近建充换电站可避免冲击配电网;城市中心区可依托近郊区的变电站,建设电池集中充电站。遗憾的是,当初这一“削峰填谷”构想没能迎来产业界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