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胞共品“冬奥+非遗”魅力
中评社北京3月26日电/据人民网报道,制作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爆款面塑,展示奥运五环配色的“冬奥烧麦”……近日,第十一届“高雄·北京特色周”在北京台湾会馆和台湾高雄香蕉码头、冈山里民活动中心3个会场同步举行。600余名高雄市民与200余名北京社区居民“云端”相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交流互动,回顾北京冬奥会的难忘瞬间,感受冰雪元素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北京冬奥展现了两岸一家亲”
作为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也掀起了一股穿越海峡的“冰雪热”,更有众多台湾同胞参与冬奥、奉献冬奥。
活动现场,两岸嘉宾通过影片回顾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精彩瞬间。开幕式上,“掉队的小鸽子”被同伴接回队伍;高山滑雪比赛中,19岁的中国台北选手李玟仪不畏挫折、顽强拼搏,最终顺利完赛;速度滑冰赛场上,两岸运动员在赛后牵手致意,共享来自主场的欢呼——一幕幕暖心画面,让两岸嘉宾的心连在一起。
“当我手举火炬,传递冬奥圣火的时候,感到无比的荣耀。”活动现场,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台盟东城区委主委陈小兵高举火炬,向高雄的乡亲问好致意。他表示,参与奥运的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属于所有台胞,因此决定将火炬捐赠出去。“我希望冬奥会火炬能成为一座桥梁,一粒种子,加深两岸同胞的亲情交往,传递和平、友谊与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回忆起冬奥会经历,北京冬奥赛事志愿者代表、台湾青年苏雍竣讲述了自己“一封家书”的故事。“见字如见面,我想让家人知道我在北京过得很好,也想让更多亲友知道北京冬奥会上有我们台湾青年的身影。”作为冬奥赛事志愿者,苏雍竣今年春节无法回到台湾的家,便给母亲写了一封家书《见字如面》,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系列冬奥主题的视频作品,受到不少两岸网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