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减三重一优先”政府应采取更精准措施
中评社香港3月22日电(作者 谭岳衡)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辧主任夏宝龙日前强调,香港疫情依然复杂严峻,要围绕“三减三重一优先”有序铺排下阶段工作,即将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目标,同时需要对三项重点,即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和重点区域采取更精准、有力及具针对性的措施,并且要将支援长者列为优先。
抗疫能否成功,取决于抗疫思路。“三减三重一优先”已为本港抗疫指明了方向,特区政府应循此逐个击破防疫痛点,决策上要更为果断,行动上要落到实处,政府需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尽快优化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长者优先,集中资源提升长者疫苗接种率,加快扩大口服药供应。截止目前,本港70岁以上长者接种率只有70%,80岁以上56%,即70岁以上仍有28万人未接种第一针,特别是仅有5成安老院舍长者接种第一针疫苗。政府应协调更多私人医疗机构参与外展院舍疫苗计划,尽快为他们接种第一针或第二针疫苗。同时对于院舍内早前因染疫未能及时打针的长者,也需跟进健康情况,确保他们在康复后可以及时补种疫苗。
部分长者或其家属仍然拒绝接种疫苗,政府应加强动员宣传,考虑与社区组织等合作进行一对一解说工作,并持续跟进长者接种后的健康情况,给予长者更多支援帮助。此外,医管局购入的新冠口服药物已在公立医院得到广泛使用并证实有效治疗轻症,政府下一步除了尽快落实口服药向住院患者、安老院舍患者和指定门诊求诊者提供以外,还可将相关药物发放予各区私家诊所,满足特定社区内长者需要,扩大社区处理轻症患者的能力。
二是善用中央援港物资及人力资源,加快内地捐赠物资分发,发挥好援港医疗队作用。目前香港仍有部分机构及市民反映防疫物资短缺,政府应统筹搭建物资配对发放平台,让有需要的组织及个人登记申领抗疫物资,既能掌握抗疫物资需求,亦可保证物资分发有序进行。
此次援港的内地医护具备较高专业水准,在救治新冠病患方面经验丰富,如何让内地医护团队发挥最大效能,政府必须从中有效协调,优化内地医护和香港医护的分工。例如为了减少磨合,可以让内地医护以团队形式进行工作,甚至可考虑将指定的方舱医院交给内地团队来运行。
三是统筹用好隔离设施,完善软硬配套支持。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在短期内建成多个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但入住率、患者情况等数据仍缺乏透明度,政府要做好统筹指挥,每日公布病床使用率及每日接收市民等数据,提高管理水平和收治率,把方舱医院在“三减”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随着确诊人数持续增加,不少确诊长者被送往社区隔离设施后,反映医生、护士、护理员人手及设备严重不足,因此在集中收治长者的社区隔离中心应优先增加人手调派,为长者加装专用的无障碍设施。除此之外,政府应不拘泥于形式,在大多数安老院舍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考虑将指定社区隔离中心用作逆向隔离,安排未染疫的院舍长者及护理员暂住。
本港一季度经济已受重创,要推动经济活动早日复常,并藉由新一轮消费券计划,刺激内需和提振经济,关键取决于疫情防控成效。因此,政府在“三减三重一优先”策略指导下,还应做得更多、更快、更细!
(作者为立法会议员)
中评社香港3月22日电(作者 谭岳衡)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辧主任夏宝龙日前强调,香港疫情依然复杂严峻,要围绕“三减三重一优先”有序铺排下阶段工作,即将减少感染、减少重症、减少死亡作为当前最重要的目标,同时需要对三项重点,即重点人群、重点机构和重点区域采取更精准、有力及具针对性的措施,并且要将支援长者列为优先。
抗疫能否成功,取决于抗疫思路。“三减三重一优先”已为本港抗疫指明了方向,特区政府应循此逐个击破防疫痛点,决策上要更为果断,行动上要落到实处,政府需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尽快优化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长者优先,集中资源提升长者疫苗接种率,加快扩大口服药供应。截止目前,本港70岁以上长者接种率只有70%,80岁以上56%,即70岁以上仍有28万人未接种第一针,特别是仅有5成安老院舍长者接种第一针疫苗。政府应协调更多私人医疗机构参与外展院舍疫苗计划,尽快为他们接种第一针或第二针疫苗。同时对于院舍内早前因染疫未能及时打针的长者,也需跟进健康情况,确保他们在康复后可以及时补种疫苗。
部分长者或其家属仍然拒绝接种疫苗,政府应加强动员宣传,考虑与社区组织等合作进行一对一解说工作,并持续跟进长者接种后的健康情况,给予长者更多支援帮助。此外,医管局购入的新冠口服药物已在公立医院得到广泛使用并证实有效治疗轻症,政府下一步除了尽快落实口服药向住院患者、安老院舍患者和指定门诊求诊者提供以外,还可将相关药物发放予各区私家诊所,满足特定社区内长者需要,扩大社区处理轻症患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