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治港者需补课 了解中国国际观世界观
首先,治港者需要了解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这样才能更加理解中国的处理方式。
我们知道,香港曾经长期被英国进行殖民统治,这使得一些港人思维中有着深刻的西方资本主义的逻辑思维和意识形态,而并不了解中国内地经过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成果,更不理解中国的新时代的国际观、世界观。当遇到问题时,他们就很容易下意识地用西方思维去解读,戴着有色眼镜看内地,必然产生严重误解。如果治港者有这样的偏见,就会在并不了解全面事实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固定思维去看待中央政府的各种决策,不仅会不理解,进而会产生抗拒心理。这样的后果,当然是对己不利,对爱国者治港不利的。
中国现在最为核心的国际观、世界观应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等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观、安全观、发展观、文明观、正确义利观等新型理念,是中国国际观、世界观的理论创新,必然指导着中国的实践。可惜的是香港知者不多。
《潜夫论•明暗》有云:“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香港是中国的香港,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作为治港者,应该跳出被西方国际观所绑架的思维框架,应有兼听则明的心态,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也应该有准确的理解,这是“爱国者治港”的必修课。
第二,治港者应明辨是非,不要被西方舆论带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势力都把香港看成图谋政治私利的“宝地”,利用他们长期在香港培植的代理人与话语权,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号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主权,甚至不断给予香港本土激进势力予资金、策略的支持。一些反中乱港分子和本土激进分离势力则配合外部势力,阻挠特区政府施政、抗拒中央管治、散布“港独”谬论甚至谋求夺取特区的管治权。这无疑给香港的繁荣稳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我们发现,因为相当多的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失去了辨识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西方舆论带偏。香港的动乱之所以发生,无法遏制于将起未起之时,因素极为复杂,但是,其中相当多的公务员对西方舆论偏听偏信,未能合力抵制,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在香港的公务员培训体系中,增加对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的学习内容。
第三,治港者应顺应中国的外交大格局,要在中国的新时代定位中找到香港国际都市的新优势。
“十四五”规划中最新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被视为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也是中国对新发展阶段自身在世界中的再度定位。而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香港既有独具一格的国际特色,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带一路”更是为香港打开了新的国际发展空间。治港者应该看到,无论是在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大循环方面,香港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在其中重新获得香港的生机。因此,治港者更应了解与顺应中国的外交大格局,找准香港的国际新定位,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助力,于国有助,于港有利。
对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习近平主席曾给出明晰的定位:“今日之中国”也是“世界之中国”,并承诺,“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国利益高度融合,单边主义和单一民族主义尽管可以猖獗一时,但都不会长久,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全球合作是必然也是大势所趋。所以,治港者应充分知晓,香港是具有无限潜力的国际都市,而香港的繁荣稳定始终离不开国家的外交大格局,因此,香港应抓住历史机遇,与国家同行,向前迈进,走入内地,也走向世界。
学习与掌握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是“爱国者治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过去治港者知之不多,现在急需补上这一课!
首先,治港者需要了解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这样才能更加理解中国的处理方式。
我们知道,香港曾经长期被英国进行殖民统治,这使得一些港人思维中有着深刻的西方资本主义的逻辑思维和意识形态,而并不了解中国内地经过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成果,更不理解中国的新时代的国际观、世界观。当遇到问题时,他们就很容易下意识地用西方思维去解读,戴着有色眼镜看内地,必然产生严重误解。如果治港者有这样的偏见,就会在并不了解全面事实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固定思维去看待中央政府的各种决策,不仅会不理解,进而会产生抗拒心理。这样的后果,当然是对己不利,对爱国者治港不利的。
中国现在最为核心的国际观、世界观应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等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观、安全观、发展观、文明观、正确义利观等新型理念,是中国国际观、世界观的理论创新,必然指导着中国的实践。可惜的是香港知者不多。
《潜夫论•明暗》有云:“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香港是中国的香港,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作为治港者,应该跳出被西方国际观所绑架的思维框架,应有兼听则明的心态,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也应该有准确的理解,这是“爱国者治港”的必修课。
第二,治港者应明辨是非,不要被西方舆论带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势力都把香港看成图谋政治私利的“宝地”,利用他们长期在香港培植的代理人与话语权,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号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主权,甚至不断给予香港本土激进势力予资金、策略的支持。一些反中乱港分子和本土激进分离势力则配合外部势力,阻挠特区政府施政、抗拒中央管治、散布“港独”谬论甚至谋求夺取特区的管治权。这无疑给香港的繁荣稳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危害。
我们发现,因为相当多的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失去了辨识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西方舆论带偏。香港的动乱之所以发生,无法遏制于将起未起之时,因素极为复杂,但是,其中相当多的公务员对西方舆论偏听偏信,未能合力抵制,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在香港的公务员培训体系中,增加对中国的国际观、世界观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