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拼搏!冬残奥 在温暖中永恒

  中评社北京3月15日电/据央视网报道,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至此,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结束。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相聚在这里,勇敢拼搏、突破极限、超越自我,用真诚与微笑,为世界送去了温暖、团结和信心,也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标注了一段全新历史。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以梦为马,我们一起向未来。就像冬残奥会闭幕式上的留声机,留住的是赛场上一个个闪闪发光的瞬间,也是赛场外一个个激励人心的故事。

  歌声之中,时光的留声机,不停将北京冬残奥会的一个个美好瞬间回放,而这些记忆也如同照亮北京夜空的焰火,在每个人心中绽放。

  3月12日,在冬残奥会轮椅冰壶的决赛中,中国轮椅冰壶队以8:3战胜瑞典队,成功卫冕金牌。这枚金牌对中国队来说具有格外的意义。4年前,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平昌拿到了中国参加冬残奥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而那也是中国在平昌冬残奥会上的唯一一枚奖牌。

  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18金20银23铜,奖牌总数61枚,排名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从平昌冬残奥会的1枚奖牌到如今的61枚,中国冬残奥运动在全面突破的同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除了两个冰上项目,冰壶和冰球都登上了领奖台,中国代表团在雪上项目上也是全面开花,四个大项均有金牌入账。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中国代表团的平均年龄25岁,96名运动员当中有85人是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很多人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奖牌。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说:“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寒冷。有的运动员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冰雪运动,而短短的时间内他们就成了能够敢于征战冬残奥的勇士,我为中国冬残奥代表团所有的运动员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