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年倡港诊疗分层分流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第五波疫情发展逐渐明朗,但如何应对仍须加紧部署。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昨日(9日)接受传媒访问时指,香港需作分层分流的诊疗体系,确立让重症、危重症病人入院的目标,并要及时了解长者、病人感染新冠的病情进展,一旦经评估有恶化倾向,需及时转移。他又认为,全民强制检测在疫情的后期或下降期才做是较合适的时机,维持的时间愈短愈好,拖得愈长就有愈多变数。

  梁万年昨日接受媒体访问时指,过去几天,香港的新增确诊及死亡数字都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污水检测呈阳性比率亦相对稳定,另参考香港大学推算的市民感染研究及每日核酸检测数据,初步判断香港疫情似乎正在进入或逼近高峰平台期,虽然不排除疫情尚有一些波动、甚至震荡,“但快速、指数式上升的势头,已经得到明显遏制”,形容这是好消息。至于平台期要维持多久,他坦言要视防控措施成效,若措施成效快速到位,平台期有机会很快调头往下,进入下降期。

  要关注居家感染者

  谈到香港的第五波疫情感染情况,他坦言自己不是算命先生,但根据很多专家学者分析,感染率可能是100万至200万之间,更多是出现在约100万状态。

  这亦意味撇除无症状或轻症患者,仍有相当部分的确诊者需要医疗服务。梁万年认为,香港要有分层分流的诊疗体系,并确立目标,让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可以入院。他说,现时需检视缺了哪些资源,如床位、空间、医护人员、设施设备,看缺了什么,须迅速展开,以保证有需要的病人可应收尽收。他亦指出,医院床位是宝贵资源,应改变让定点医院、大医院收治轻症病人的情况,通过说服和解释,将最宝贵的资源腾出来让有需要的人入住,“我相信我们香港的老百姓是有这种自觉的。”

  他强调,现时香港有部分轻症、无症状患者是在家里的,要关注居家感染的老人、病人,及时了解其病情进展,一旦经评估有恶化倾向,要及时转移。

  全民强检宜在后期 检期应缩短

  至于全民强制检测,梁万年指,香港第五波疫情已不是早期,认为在疫情的后期或下降期才进行是较合适时机。他说,是否做全民检测,视乎对疫情控制有何效果,及如何执行等,相信特区政府有智慧及有能力做好相关工作。他又指,根据内地经验,全民检测的维持时段愈短愈好,拖得愈长就有愈多变数。

  他并呼吁香港市民须坚定不移地相信,接种疫苗对控制疫情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必须予以支持并加快推进,“总的一句话,一定要相信疫苗是有效的,第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快速地扩大疫苗的接种和覆盖面,这是非常重要。”

  钦佩港人守法 积极参与抗疫

  香港疫情有望进入平台期,距离下降期又拉近了一步。梁万年表示,自己来了香港一个多星期,深刻地感受到香港抗疫是在打一场“人命战争”,而香港市民都全力地投入抗疫,有的在一线、有的在保障系统,更多的老百姓虽说在家里,但尽量地减少外出,执行政府倡导的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这些本身也就在参加抗疫。”

  梁万年表示,自己不论是走进机构,还是坐车看到大街上的市民,见到大家戴口罩、保持良好社交距离,“我作为专业人士来看,感到十分钦佩,香港市民的这种精神,这种积极投入抗疫的意识和行动,没有他们的参与,香港的疫情还会恶化。我们今天对香港疫情之所以有信心能控制它,更多的也是基于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和行动。”他亦特别提到,留意到香港的电视、媒体持续地向市民介绍如何做好防护,如快测呈阳应如何处理等,教了很多知识和方法。

  盼被围封居民理解

  他希望,香港市民要理解特区政府采取的措施,如围封强检会对一些楼宇里的居民带来不便,但这是牺牲了局部地区人士的方便,甚至带来困难,但换取的是最广大市民的方便,“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我很欣慰地看到,广大的香港市民就是有这种中华民族高度利他主义的精神,在参与我们的抗疫工作。有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理解和配合,我们一定有信心能战胜一切。”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第五波疫情发展逐渐明朗,但如何应对仍须加紧部署。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昨日(9日)接受传媒访问时指,香港需作分层分流的诊疗体系,确立让重症、危重症病人入院的目标,并要及时了解长者、病人感染新冠的病情进展,一旦经评估有恶化倾向,需及时转移。他又认为,全民强制检测在疫情的后期或下降期才做是较合适的时机,维持的时间愈短愈好,拖得愈长就有愈多变数。

  梁万年昨日接受媒体访问时指,过去几天,香港的新增确诊及死亡数字都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污水检测呈阳性比率亦相对稳定,另参考香港大学推算的市民感染研究及每日核酸检测数据,初步判断香港疫情似乎正在进入或逼近高峰平台期,虽然不排除疫情尚有一些波动、甚至震荡,“但快速、指数式上升的势头,已经得到明显遏制”,形容这是好消息。至于平台期要维持多久,他坦言要视防控措施成效,若措施成效快速到位,平台期有机会很快调头往下,进入下降期。

  要关注居家感染者

  谈到香港的第五波疫情感染情况,他坦言自己不是算命先生,但根据很多专家学者分析,感染率可能是100万至200万之间,更多是出现在约100万状态。

  这亦意味撇除无症状或轻症患者,仍有相当部分的确诊者需要医疗服务。梁万年认为,香港要有分层分流的诊疗体系,并确立目标,让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可以入院。他说,现时需检视缺了哪些资源,如床位、空间、医护人员、设施设备,看缺了什么,须迅速展开,以保证有需要的病人可应收尽收。他亦指出,医院床位是宝贵资源,应改变让定点医院、大医院收治轻症病人的情况,通过说服和解释,将最宝贵的资源腾出来让有需要的人入住,“我相信我们香港的老百姓是有这种自觉的。”

  他强调,现时香港有部分轻症、无症状患者是在家里的,要关注居家感染的老人、病人,及时了解其病情进展,一旦经评估有恶化倾向,要及时转移。

  全民强检宜在后期 检期应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