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誓必要控制新冠疫情
中评社香港3月8日电/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书面专访,以下为书面专访内容。
第五波疫情肆虐,为本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这波疫情爆发以来,本地感染个案以几何级数上升,累计病例已超过40万。病毒惊人的散播速度已使香港的检测、隔离和医疗设施超负荷。
但我们决心要打赢这场硬仗。特区政府已请求中央协助加强本地抗疫能力。2月12日,我在深圳与内地相关部门会唔,他们迅速作出回应,协助解决香港抗疫能力不足的问题。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香港要把尽快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特区政府将全力抗疫,正在动员整个公务员团队和运用民间力量合力抗疫。
协助香港迅速提升检测能力是内地援港措施的重要一环。这将有助于及早发现病例和源头,迅速隔离及治疗有需要的病人。
为控制疫情,政府正密锣紧鼓筹备全民检测,以追寻社区内的隐形患者。我明白市民对全民检测有顾虑。政府正谘询各方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细节。待敲定计划后会尽快公布详情,让市民有足够时间了解方案,做好准备。我们会确保食品、生活必需品等物资有足够供应。市民无需恐慌。
政府正调动本地和内地资源来提升香港的抗疫能力。我衷心感谢香港前线医护人员和看护恪守职责,为拯救生命作出无私奉献。人命关天,我们当务之急是要集中资源在有需要的病人身上,防止轻症变重症,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医管局一直在合适的医院内调配床位接收新冠病人,譬如,天水围医院和北大屿山医院已率先把非新冠患者调派至其他医院。为纾缓公共医疗系统的庞大压力,医管局加快聘用退休及兼职医护助理,应付人手短缺。与此同时,确诊者如有需要,可到医管局辖下17间指定诊所预约就诊。
我们也一直请求私家医院协助治疗非新冠患者,以减轻公共医疗系统的压力。例如,香港中文大学辖下的一间私家医院正计划为新冠患者开设一定数量的床位。我会促请其他私家医院仿效。各界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打胜仗。
由于短期内无法舒缓急症痓爆满的情况,特区政府已与社福机构合作,设立治疗及留院中心,接收医管区转介的长者病人。
此外,中央已派遣施工队在落马洲河套区兴建临时医院及社区隔离设施。为尽快落成工程项目,当局将搭建一座临时桥梁,以便在深圳边境和围封工地之间加快运送施工人员和建材。这项安排使施工人员和建材运送工作免受海关和入境程序以及防疫措施的限制,以免拖慢施工进度。工程完成后,穚梁将被拆除。此乃紧急项目,我行使《紧急情况(豁免法定规定)(2019冠状病毒病)规例》所赋予的权限,使围封工地内的建设项目、施工人员和建材移动免受香港相关法律约束。发展局、保安局和相关部门将全力协助加快施工,同时维护工地的安全。这家应急医院将会提供1000张额外床位,有助减轻公共医疗系统的沉重负担。
特区政府充分了解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压力,将会与医管局紧密合作,尽力为他们减轻负担。除了医疗界,特区政府亦为抗疫出力的前线员工提供支援,包括清洁工人、保安人员和安老院职员等。政府除了派发快速检测包及口罩等防护设备以外,还会透过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向每人发放为期5个月,每月2000元的津贴。
奥密克戎病毒的散播速度远超我们的检测、隔离和医治能力。中央迅速回应我们的求援,至少在五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第二,中央调派两辆流动检测车、100多名技术人员和核酸检测人员分批赴港,以提升香港的标本采集和检测能力。内地将会在短期内调派更多人手,协助特区政府实施全民检测。
第三,中央协助香港在全港九个地点兴建方舱医院和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位于青衣的第一间方舱医院只用了7天就峻工并已投入服务,提供3,900张隔离病床,充分体现惊人的“中国速度”。位于新田的第二个社区隔离设施预计本周完工,将提供约2,800张隔离病床。有了额外的隔离设施,更多确诊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可以尽早进行隔离检疫,防止病毒在社区进一步扩散。
第四,中央向香港捐赠各种医疗物资,包括抗疫中成药、N95和KN95口罩以及快速检测包。特区政府已透过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和其他本地组织等志愿团体,以及透过民政事务总署,把捐赠物资分发给有需要的人士。
第五,目前货车司机确诊人数不断上升,导致跨境陆路运输大受影响。幸好中央出手相助,在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当局的全力协助下,我们正加快完善陆路运输安排,设立货物转运站,恢复铁路货物运输和扩大水路运输。这些措施在稳定供港货源方面起关键作用,确保香港市民不缺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我对中央全方位的援助心存感激。这些援港措施大大增强了港人的抗疫信心。国家鼎力相助,不仅体现专业人士的无私奉献,展现全国人民互助互爱的善良本性,也体现了国家统筹调动举国资源的能力。
香港在过去几年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难题时,国家总是我们最强大可靠的后盾。2019年黑暴运动对香港市民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央为维护“一国两制”,根据《宪法》和《基本法》迅速采取行动,颁布《港区国安法》,及时平息了香港乱局。而完善选举制度确保香港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有效阻止反中乱港势力通过选举进入香港特区的政治体制。中央先后落实这两项措施,使香港社会迅速恢复安宁、转危为安。
这一次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速度超出了香港的抗疫能力。我们在2月中向中央求助后,在短短几天内就获得积极回应。中央立即从全国各个省市调配资源,大量人员和物资迅速抵港,反映了祖国的雄厚实力以及“一国两制”的优势,也体现了祖国对香港始终如一的关怀和关爱。
中央一直倾尽全力、坚定不移地落实“一国两制”。特区政府将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动员社会各界齐心抗疫,务求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
为保障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区政府一直配合社会各界倾尽全力对抗疫情,又动员了政府内外的一切人力物力投入抗疫工作。
民间也涌现了不少无私的关爱行动。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及其他本地组织的义工团队纷纷动员起来,向有需要的人士派发各种物资。企业和地产商在抗疫方面也体现了社会责任,捐赠暖炉,为医院外的轮候人士提供温暖,为新落成的社区隔离设施捐赠病床,向有需要人士捐赠口罩和快速检测包,腾出空地用于建造社区隔离设施。他们的善举充分展示香港社会上下一心投入抗疫。
中评社香港3月8日电/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近日接受中国日报书面专访,以下为书面专访内容。
第五波疫情肆虐,为本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这波疫情爆发以来,本地感染个案以几何级数上升,累计病例已超过40万。病毒惊人的散播速度已使香港的检测、隔离和医疗设施超负荷。
但我们决心要打赢这场硬仗。特区政府已请求中央协助加强本地抗疫能力。2月12日,我在深圳与内地相关部门会唔,他们迅速作出回应,协助解决香港抗疫能力不足的问题。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香港要把尽快稳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特区政府将全力抗疫,正在动员整个公务员团队和运用民间力量合力抗疫。
协助香港迅速提升检测能力是内地援港措施的重要一环。这将有助于及早发现病例和源头,迅速隔离及治疗有需要的病人。
为控制疫情,政府正密锣紧鼓筹备全民检测,以追寻社区内的隐形患者。我明白市民对全民检测有顾虑。政府正谘询各方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细节。待敲定计划后会尽快公布详情,让市民有足够时间了解方案,做好准备。我们会确保食品、生活必需品等物资有足够供应。市民无需恐慌。
政府正调动本地和内地资源来提升香港的抗疫能力。我衷心感谢香港前线医护人员和看护恪守职责,为拯救生命作出无私奉献。人命关天,我们当务之急是要集中资源在有需要的病人身上,防止轻症变重症,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医管局一直在合适的医院内调配床位接收新冠病人,譬如,天水围医院和北大屿山医院已率先把非新冠患者调派至其他医院。为纾缓公共医疗系统的庞大压力,医管局加快聘用退休及兼职医护助理,应付人手短缺。与此同时,确诊者如有需要,可到医管局辖下17间指定诊所预约就诊。
我们也一直请求私家医院协助治疗非新冠患者,以减轻公共医疗系统的压力。例如,香港中文大学辖下的一间私家医院正计划为新冠患者开设一定数量的床位。我会促请其他私家医院仿效。各界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打胜仗。
由于短期内无法舒缓急症痓爆满的情况,特区政府已与社福机构合作,设立治疗及留院中心,接收医管区转介的长者病人。
此外,中央已派遣施工队在落马洲河套区兴建临时医院及社区隔离设施。为尽快落成工程项目,当局将搭建一座临时桥梁,以便在深圳边境和围封工地之间加快运送施工人员和建材。这项安排使施工人员和建材运送工作免受海关和入境程序以及防疫措施的限制,以免拖慢施工进度。工程完成后,穚梁将被拆除。此乃紧急项目,我行使《紧急情况(豁免法定规定)(2019冠状病毒病)规例》所赋予的权限,使围封工地内的建设项目、施工人员和建材移动免受香港相关法律约束。发展局、保安局和相关部门将全力协助加快施工,同时维护工地的安全。这家应急医院将会提供1000张额外床位,有助减轻公共医疗系统的沉重负担。
特区政府充分了解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压力,将会与医管局紧密合作,尽力为他们减轻负担。除了医疗界,特区政府亦为抗疫出力的前线员工提供支援,包括清洁工人、保安人员和安老院职员等。政府除了派发快速检测包及口罩等防护设备以外,还会透过第六轮防疫抗疫基金,向每人发放为期5个月,每月2000元的津贴。
奥密克戎病毒的散播速度远超我们的检测、隔离和医治能力。中央迅速回应我们的求援,至少在五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