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卡上班,这些年轻人追求职业新赛道
近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灵活就业”的探索者。他们在选择大学毕业后的职业路径,或者调整职业生涯的方向时,不再局限于常规的“体制内”“互联网大厂”等,而是开疆辟土,成为一批新职业从业者:网文作者、UP主、播客主播、“剧本杀”编剧……
这一届不用打卡上班的“新职业”从业者,正在过着怎样的生活?“灵活就业”如何才能长远发展?
年轻人为自己量身定做一种生活方式
“新的技术开发,给我们解决就业问题展开了新空间。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科技……扩大了我们就业的空间,增强我们生存的能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艶认为,上一代人的就业状态是“人去适应和匹配工作岗位”,可以在一家单位、一个工种干一辈子,而这种“就业匹配论”已经不太适应当下的发展。
“时代给了今天的年轻人机会,让他们为自己量身定做一种生活方式。”高艶打了一个比方:假如说以前时代的就业状态是“你从10种户型样板房里选一个”,那么现在年轻人就业理念则是 “我要自己造个房子”,并且年轻人有机会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