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署应积极统筹 善用内地支持
有立法会议员批评食环署统筹不力,促请该署立即负起责任调动业内可用人手,尽快重开屠场,让本港的新鲜肉类供应恢复正常,回应广大市民的需求。\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
上水屠房、荃湾屠房因为疫情影响,人手短缺,2月26日凌晨零时起暂时关闭,全港无新鲜猪肉供应,市民只能购买冰鲜肉。荃湾屠房已于27日重开并提供有限度屠宰服务,但上水屠房直至昨天已关闭8日,仍然重开无期。华润集团旗下的五丰行已抽调38名内地人员来港支援,据了解,他们已到过屠房视察,并熟悉香港的机器使用方法,但直至昨天仍未能开工。
业界:买手与运输人手不足
新鲜肉类供应除了屠宰,还有代理(买手)、运输两个环节。香港猪肉行总商会理事长许伟坚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现时代理、运输仅得两成人手未染疫,即使有人负责屠宰,也难以完成整个流程。他说业界人员普遍已接种疫苗,估计感染后康复需时一周,相信上水屠房可望于周三恢复运作。
鲜肉大联盟副主席关国华向《大公报》表示,鲜肉代理、运输属厌恶性工作,凌晨开工,并需经验,疫情下人手不足,难以临时找工人替代,“(业内)代理有30人,而家得5个人返工,一间运输公司40人,只得15人能工作。”
关国华透露,业界今日会与政府部门开会讨论复工事宜,他预计屠房明天就能复工,“到时候有几多人可以做嘢,就用几多人,唔可以长时间停。”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向《大公报》表示,食环署应该“担起大旗”,统筹调动一切能够动用的人手,最重要是解决鲜肉供应问题,“700万人无鲜肉食,迟一天都是大问题。”他说抗疫是头等大事,在中央支援下,抗疫物资、人手问题都已解决,政府应该加大统筹力度。
调动一切能够动用的人手
李浩然表示,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协调会上,要求特区政府做好统筹工作,建议要做好三个协调,包括协调好政府内部工作、协调好市场内各方面运作,以及内地支援香港的资源。他担心无妥当的协调或会浪费中央支援,“他们(中央)能够做的是给予很多资源我们去用,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抗疫。如果放了资源,你又不用或不协调去用,无论放在什么事情上,其实都看不到效果。”
食环署昨日上午发出严正澄清声明表示,就有报章引述一名读者指该署阻止上水屠房复工,“完全是歪曲事实;食环署对于有人蓄意发放虚假讯息深表遗憾。”该署表示,一直敦促上水屠房尽快恢复服务,全力协助安排内地屠宰员来港纾缓屠房人手压力,该署会为加快屠房复业提供一切可行协助。该署指出,在本月3日会议上,上水屠房和活猪业界皆表示,疫情下人手严重短缺,以至供应链未能运作。过去一星期,内地进口本港的冰鲜猪肉货量持续高于平日水平,约为平日内地供应量1.7至1.9倍。《大公报》昨午向食环署查询,该署表示可参考上午的声明。
有立法会议员批评食环署统筹不力,促请该署立即负起责任调动业内可用人手,尽快重开屠场,让本港的新鲜肉类供应恢复正常,回应广大市民的需求。\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
上水屠房、荃湾屠房因为疫情影响,人手短缺,2月26日凌晨零时起暂时关闭,全港无新鲜猪肉供应,市民只能购买冰鲜肉。荃湾屠房已于27日重开并提供有限度屠宰服务,但上水屠房直至昨天已关闭8日,仍然重开无期。华润集团旗下的五丰行已抽调38名内地人员来港支援,据了解,他们已到过屠房视察,并熟悉香港的机器使用方法,但直至昨天仍未能开工。
业界:买手与运输人手不足
新鲜肉类供应除了屠宰,还有代理(买手)、运输两个环节。香港猪肉行总商会理事长许伟坚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现时代理、运输仅得两成人手未染疫,即使有人负责屠宰,也难以完成整个流程。他说业界人员普遍已接种疫苗,估计感染后康复需时一周,相信上水屠房可望于周三恢复运作。
鲜肉大联盟副主席关国华向《大公报》表示,鲜肉代理、运输属厌恶性工作,凌晨开工,并需经验,疫情下人手不足,难以临时找工人替代,“(业内)代理有30人,而家得5个人返工,一间运输公司40人,只得15人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