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哪些利好稳稳“落袋”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 “市场瞬息万变,我们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地搞创新、抓机遇,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减轻了负担。”说起减税降费红利,甬硅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顺波告诉记者,2021年公司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就达9704万元,为企业不断创新研发、深耕核心技术注入了强劲动力。

  和甬硅电子一样,亿万市场主体都从减税降费政策“红包”里感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利好。2021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2162亿元,为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退、缓”税271亿元。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15.1%,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下降3个百分点,市场主体税收负担进一步减轻,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

  为何要继续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今年减税降费政策有何特点?怎样让政策快速“落袋”?记者进行了采访。

  1.真金白银,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公司出口免抵退税5137万元,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1425万元,技术转让收入减免增值税43万元,研发加计扣除预计1亿元以上。这些优惠政策给公司带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为企业未来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中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窦兴磊说。

  去年,我国打出“减税降费+缓税缓费”组合拳,有效助力稳住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2021年,国家两度“升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制造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向更高价值链攀升。据统计,2021年全国重点税源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2.6%。

  “我们每年要投入营业收入的3%至4%用于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所需资金量较大。但国家的政策支持,让我们一直都能放心大胆地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和生产。”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介绍,去年柳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共减免退税达3.9亿元。

  乐岁上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未来告诉记者,去年四季度公司缓缴税款71万元,相当于得到了一笔短期无息贷款,填补了资金缺口。目前他们正着手新项目研发,解决烘焙产品的运输周转、陈列展示与保鲜等问题。

  相比为制造业搭建创新升级的“梯子”,量大面广、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微市场主体,更需要再帮一把、再送一程。

  在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琦看来,去年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让受疫情影响的餐饮行业能加速回暖复苏。

  全国层面看,过去一年,我国加大小微企业税费优惠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减税2951亿元,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主体活力;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共减免税额3333亿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促进了创新发展;落实落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和企业购买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累计为3.1万户制造业企业办理留抵退税1322亿元,促进了制造业发展;落实社保费降费政策,全年新增降费1504亿元,对稳就业、稳企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减税降费,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给市场主体带来沉甸甸的获得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让市场主体能更好地恢复元气、增强活力。

曹县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