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美合作的大门正悄然开启

  中评社北京4月4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3月30日美国航天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获得美国国会批准,可以与中国相关机构开展对话,获得中国火星航天器轨道的参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美国航天飞行器与其他国家的火星轨道飞行器发生碰撞。这是中美在科技领域合作的开端,它充分说明,随着中国国家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类似合作可能会越来越多。

  美国禁止中国超越美国,因此,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实施封锁。无论是巴黎统筹委员会,还是“瓦森纳协议”,都旨在把中国排除在世界科技前沿之外。中国科技人员奋发图强,埋头苦干,自力更生,完成了自己的航天计划。如今中国已经登陆月球,火星轨道飞行器正常运转。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世界航天大国。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承认现实,寻求与中国开展合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与中国交换数据,实际上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中美航天领域合作必然选择。

  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美国始终把俄罗斯看作是战略对手,恨不得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可是,这丝毫不影响美国与俄罗斯开展太空领域的合作,因为俄罗斯是一个太空国家,拥有先进的太空技术。美国国会出台有关法律,严格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中国开展技术领域的合作。这是因为美国国会议员认为,如果阻止中国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中国要想在航天领域有所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太空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决定与中国开展合作,实在是迫不得已。

  不要低估了中美科技领域合作的困难程度。美国是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无所不用其极。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通信导航卫星系统,可是,当中国需要使用美国的通信导航卫星系统抗震救灾的时候,美国却悍然关闭导航卫星系统,从而导致中国救援活动异常困难。中国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发展中国自己的通信导航卫星系统。如今中国北斗通讯导航卫星已经投入使用,美国要想在通信导航领域对中国实施制裁,已经不可能。

  今后美国除了在航天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之外,还有可能主动要求在导航卫星领域、量子通讯领域、光伏发电领域、基础设施大型装备方面与中国开展合作。美国这样做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相关产业,而是为了获取中国的技术参数,从而在关键时刻给中国以致命的打击。   中国希望与美国开展合作,但是,很显然,美国不愿意和中国开展公平竞争和全面合作。美国一方面希望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可是另一方面,希望利用自己的霸权地位,拖垮中国。无论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挑起军备竞赛,还是在国际社会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在国际社会形成联合抵制中国的战略同盟,确保美国霸权地位不会发生改变。

  中美技术领域合作可能会持续下去。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量子通讯;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能源开发,中美都有可能会达成初步合作协议。但是,中美合作不可能一帆风顺,美国在与中国开展合作过程中,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破坏合作进程,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为了拯救美国经济,美国民主党政府已经推出庞大的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美国政府之所以开启大门,展现出与中国合作的姿态,原因非常简单,美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需要得到中国的支持。如果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国债,那么,美国扩张性的财政赤字计划很难贯彻落实。如果中国不向美国提供大型基础设施设备,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有可能会变成无米之炊。

  美国之所以无法与中国“脱钩”,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一些领域与美国平起平坐,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和中国开展合作。太空领域合作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第二,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制造能力世界第一。中国不仅拥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而且拥有大型装备制造能力,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中国的设备,美国不可能向中国关上大门。第三,美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资金充裕,但是,在一些基础工程领域,技术积累不足。美国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资金之外,还需要技术和工程建设能力,恰恰在这些方面,中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不排除美国软硬兼施,要求中国支持美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向美国提供相关技术和工程建设装备。

  中国必须充分意识到,中美竞争关系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中美合作大门正悄然开启。但是,大门随时都可能关闭。与美国开展合作,必须做好两手准备,万万不可把合作看作是一帆风顺的事情。中美关系发展充满变数,只有争取主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评社北京4月4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3月30日美国航天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获得美国国会批准,可以与中国相关机构开展对话,获得中国火星航天器轨道的参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美国航天飞行器与其他国家的火星轨道飞行器发生碰撞。这是中美在科技领域合作的开端,它充分说明,随着中国国家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类似合作可能会越来越多。

  美国禁止中国超越美国,因此,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实施封锁。无论是巴黎统筹委员会,还是“瓦森纳协议”,都旨在把中国排除在世界科技前沿之外。中国科技人员奋发图强,埋头苦干,自力更生,完成了自己的航天计划。如今中国已经登陆月球,火星轨道飞行器正常运转。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世界航天大国。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承认现实,寻求与中国开展合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与中国交换数据,实际上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中美航天领域合作必然选择。

  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美国始终把俄罗斯看作是战略对手,恨不得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可是,这丝毫不影响美国与俄罗斯开展太空领域的合作,因为俄罗斯是一个太空国家,拥有先进的太空技术。美国国会出台有关法律,严格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中国开展技术领域的合作。这是因为美国国会议员认为,如果阻止中国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中国要想在航天领域有所作为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太空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决定与中国开展合作,实在是迫不得已。

  不要低估了中美科技领域合作的困难程度。美国是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国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无所不用其极。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通信导航卫星系统,可是,当中国需要使用美国的通信导航卫星系统抗震救灾的时候,美国却悍然关闭导航卫星系统,从而导致中国救援活动异常困难。中国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发展中国自己的通信导航卫星系统。如今中国北斗通讯导航卫星已经投入使用,美国要想在通信导航领域对中国实施制裁,已经不可能。

  今后美国除了在航天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之外,还有可能主动要求在导航卫星领域、量子通讯领域、光伏发电领域、基础设施大型装备方面与中国开展合作。美国这样做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相关产业,而是为了获取中国的技术参数,从而在关键时刻给中国以致命的打击。